【商会视角】中央政府文件对商会工作的启发
国务院办公厅11月3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民间投资13条”)为商会服务会员企业提供了新方向。从国家层面,意在撬动民间资本。从民间资本角度,意在发现更多由政府主导而今下放部分空间给予民间资本的范围和具体项目。作为链接政府与企业、社会与企业的社会组织,则必须承担起平台和桥梁的作用,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履行应尽的职责。

商会该如何做?北京哈尔滨企业商会将从以下角度,提供“商会视角”。
第一,政策解读服务
明确并宣传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即“非禁即入”,为民间资本拓展空间提供正确引导。可以 组织专家对13项政策进行系统解读,形成简明易懂的会员指南。
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搭建政策直达平台,及时推送政策信息,确保会员企业应知尽知。
有条件的,可以针对重点条款(如基础设施持股比例、招投标规范等)开设专项培训。
第二,对接搭桥服务
寻找对铁路、核电等重点领域项目专项论证民间资本参与可行性的资讯。比如,与发改委等部门对接,收集适合民间资本的重点项目,形成重大工程、产业链、特许经营等方向的清单。重点关注国家允许进入的领域,比如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民企牵头进行国家技术攻关等。
组织项目对接会,比如举办“商会会长项目行”等目标明确的活动,促成会员与项目方直接洽谈。对接企业与相关科研院所,促进产学研合作。带领会员企业走访先进企业和产业园区,开拓投资视野等。
还可以建议商会理事会整合会员资源组建投资联合体,以“抱团投资”方式参与大型项目,降低单个企业风险。
第三,链接外部服务
在需要的时候,利用专业机构为目标企业提供投资可行性分析,为会员投资决策提供市场和风险评估。
利用外部服务建立虚拟维权中心, 为会员提供招投标和市场准入方面的法律咨询和投诉协助。
总之,商会工作人员应该提高政策敏感性,充分把握政策机遇,将服务会员与落实国家战略紧密结合,真正成为民营企业投资兴业的“引路人”,为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贡献社会组织的力量。
扫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