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5011043254
service@qushanghui.com.cn
商会动态

商会理事单位中熵科技新型半导体制热技术荣获国家级推荐

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
新闻来源: 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
查看次数:115
发布日期:2025-11-12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5 年版)》(以下简称《目录》)。作为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的权威风向标,该《目录》的发布恰逢 “双碳” 目标推进的关键阶段,紧扣全球能源转型趋势与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为破解传统工业高耗能、高排放瓶颈提供了重要技术指引。商会理事单位、中熵科技“新型半导体制热技术”,凭借其突出的能效表现和显著的减排效果,成功入选工信部权威目录,再度彰显了其在新材料领域的领先实力。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由国家工信部牵头组织,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和中央企业推荐,通过专家评审等程序,历经多轮技术论证、实地核查、效果验证等严格流程,最终遴选出台。该《目录》的核心宗旨在发掘一批在技术先进性、实践成效、安全可靠性和应用前景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的节能降碳技术和装备,加速先进技术的产业化落地,同时为工业领域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实践指引和案例参考。此次 2025 年版《目录》聚焦新能源、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突出 “节能提效” 与 “降碳减排” 双重目标,入选技术需满足 “节能降碳效果明显、技术成熟可靠、具备经济效益和推广潜力” 等核心要求,中熵科技 “新型半导体制热技术” 能够成功入选,充分印证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及推广价值。

图片

01
入选工信部目录
核心技术获国家层面权威认可

 “新型半导体制热技术”能够入选国家级推荐目录,标志着中熵科技在新型半导体制热领域的技术实力已获国家层面的权威认可。 这源于材料实现三大核心技术突破:材料配方创新优化溅射靶配方,解决传统发热材料的热源闪络难题;结构设计升级:通过膜层结构优化,攻克电极打火及功率衰减问题;工艺精准控制:引入原子级别测量技术,指导材料制备工艺,保障产品一致性。公司已拥有包括靶材配方、膜层结构设计和溅射工艺等核心技术,并围绕建筑清洁供暖、新能源汽车、乡村振兴、油气管道伴热等多领域开展前沿技术攻关。

减碳技术.jpg



本次入选国家级推荐目录,既是对“新型半导体制热技术”先进性与实用价值的权威认定,也是对中熵科技团队在绿色材料领域长期深耕、持续创新的高度认可。这一荣誉进一步坚定了我们以技术驱动行业绿色转型的信心与决心。

在创新体系建设方面,目前,核心研发团队已汇聚了来自清华大学及海外顶尖院校的高端人才,形成了一支由行业专家与博士领衔、梯队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技术团队,为在半导体制热领域实现前沿突破提供了技术保障。在产业协同方面,公司积极构建开放合作生态,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优秀伙伴,共同打造集研发、应用、转化于一体的创新平台。通过深化资源共享、技术路线优化,持续推动新型半导体制热技术向更绿色、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迭代升级,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在市场应用层面,该技术已构建起一套可推广、可持续的“智慧制热解决方案”。在建筑清洁供暖领域,致力于提供节能减排、高效供热与低碳改造的系统支持,在中国东北、西北等多个地区初期投入应用以来,取得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从国家战略、区域发展、产业升级三个维度,为地方能源转型持续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实践助力;同时,技术还可拓展至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油气管道伴热等工业场景,持续拓宽节能降碳的实践路径,为工业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注入了智慧与力量。


02
锚定“双碳”目标
以核心技术赋能绿色发展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双碳”目标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节能降碳技术已成为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也是企业构筑未来竞争力的关键。此次入选国家级目录,标志着国家层面对中熵科技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道路的高度肯定。这一里程碑不仅为企业发展注入动力,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推动行业绿色转型中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图片

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持续聚焦新型半导体制热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并将“新型半导体制热技术”的优势转化为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更环保的智慧制热解决方案。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公司也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行业整体绿色转型,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多科技力量,向社会各界展现能源企业的创新活力与技术担当。

- 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简介-
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是在北京市工商联的领导下,致力于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商会始终坚守为专精特新企业和企业家服务的初心,积极发挥整合资源、汇聚人脉、解决痛点的独特优势,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覆盖成长全过程、全产业链的细致服务。

目前,商会已汇聚370余家会员企业,其中包括20余家上市公司和7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些企业分布在高端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多个前沿和关键领域,共同构成商会坚实的行业基础和丰富的企业生态。

我们诚挚欢迎更多的企业加入商会,共同分享商会资源,交流合作经验,携手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