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5011043254
service@qushanghui.com.cn
商会动态

中国葡语国家研究中心特聘专家王成安:葡语国家研究与理论知识积累

中非民间商会
新闻来源: 中非民间商会
查看次数:1171
发布日期:2025-09-29

专家观点

葡语国家包括安哥拉、巴西、佛得角、赤道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莫桑比克、葡萄牙、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及东帝汶九国。

一、葡语国家——无论在世界政治版图上,还是经济格局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葡语国家概念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葡语世界”(Lusofonia)说法早已有之,可追溯至15-16世纪葡萄牙大航海时期,当时葡萄牙语开始在全球传播。虽然“葡语世界”(Lusofonia)的说法早已有之,但是直到1996年“葡语国家共同体”在葡萄牙成立,并以葡文Comunidade dos Países de Língua Portuguesa--CPLP,才获得制度化的意义。葡语国家这一概念在中国澳门和中国内地广泛传播是从2003年在澳门特区成立“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开始的。葡文表达为Fórum para a Cooperação Económica e Comercial entre a China e os países de Língua Portuguesa。    葡语国家具有六大特征:跨区域、同语言、人口多、面积广、发展不一、一席之地。跨区域:葡语国家分布亚洲、非洲、拉美和欧洲四大洲;同语言:以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人口多:葡语国2024年人口达到3亿,按照全球以母语为官方语言排序,葡萄牙语排在第六位。面积广:葡语国家国土面积总计1072万平方公里;发展不一: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有发达国家,有发展中国家,其中有新兴市场国家,还有最不发达国家。按照世行标准,有高收入国家、中高收入国家,还有中低收入国家,没有低收入国家。

所谓一席之地:根据经济学人数据,2024年葡语国家名义国内生产总值预估值为2.64万亿美元,同比平均增长了1.15%。按照 IMF 的预测,2024 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2%,其中佛得角、几内亚比绍、安哥拉、莫桑比克和巴西等五个葡语国家超过了全球平均增长率。葡语国家2024年经济总量占当年全球GDP的111.33万亿美元之2.37%。2024年,葡语国家平均人均GDP增幅为3.05%。按照世界银行最新标准(人均GNI),葡语国家已无低收入国家。佛得角、赤道几内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已经脱离最不发达国家序列。世界银行已经将赤道几内亚列入高收入国家,将其他两国列入中低收入国家。2024年,葡语国家商品进出口总值达到8826.17亿美元,比2023年的8595.12亿美元增长了2.69%。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24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增长2.7%,葡语国家进出口商品总值与世界货物贸易增长率基本相当。巴西是拉美大国,属于金砖国家,2024年,巴西亚经济总量达到2.05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十。巴西是全球第二大黄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葡萄牙是北约的创始成员和欧盟成员。2024年,葡萄牙人均GDP为2.88万美元,属于全球不到30个发达国家中的一员。安哥拉不仅拥有丰富的资源,是全球第10大石油出口国,曾是OPEC成员。安哥拉属于非洲大湖地区12个国家之一,该地区人口超4亿,曾爆发多国武装冲突。安哥拉在促进刚果(金)与卢旺达的和平谈判方面多次发挥关键作用,成功推动双方走向谈判桌。因此,葡语国家无论是在世界政治版图上,还是经济格局葡语国家都占有一席之地。    

二、多双边合作--中国与葡语国家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友好合作

巴西早于1825年独立,中国与巴西于1974年建立外交关系;上个世纪70年代,非洲葡语国家相继独立,中国与非洲葡语国家分别与其建立外交关系;2002年5月20日,东帝汶独立建国,在其独立两个小时后,中国与东帝汶建交。

中国与葡语国家相继建交后,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双边合作。中国政府向亚非葡语国家通过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提供多种方式援助,包括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向亚非拉葡语国家提供抗疫物资和疫苗。

中国与葡萄牙2024年双边贸易达到92.8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6%;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达到1881.6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7%。

2003年,中国与葡语国家开启了多边合作。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2003年在成立,至2024年经历21年,中国与葡语国家建立了多边合作机制。已经举办六届部长级会议和一届部长级特别会议,各国负责经贸事务的部长与会,制定六部《经贸合作行动纲领》,中国政府推出系列举措,推动中葡论坛健康发展。中国和葡语国家领导人出席历届部长级会议开幕仪式或晚宴,并发表重要讲话,推动中葡论坛的健康发展。二十年来,论坛取得跨越式发展,经过两次扩容,9个葡语国家已经全部加入论坛。2022年,中国同葡语国家贸易额2148亿美元,双边贸易额比2003年中葡论坛成立当年增长了18倍;累计完成工程承包1,317亿美元。合作领域从经贸到人力资源培训、文化交流等全方位发展,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促进民心相通,成果备受肯定。澳门的商贸服务平台作用凸显:2011年,澳门首次被正式纳入国家五年规划之中,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均明确支持澳门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提出,“扩展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功能”。这是中央政府赋予澳门特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定位和光荣使命,也是发挥澳门区位优势、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2025年9月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葡萄牙总理蒙特内格罗指出:“深化发展战略对接,拓展创新、绿色、海洋、医药等领域务实合作,发挥澳门独特桥梁作用,用好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等机制,实现更高水平互利共赢”。

三、葡语国家研究:经历20年历程初步形成规模

对于葡语国家整体研究从2005年开始,中葡论坛常设秘书处分别组织中国澳门和内地的专家学者在澳门和北京两地举办“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发展座谈会”,两地共有16位学者参会发言。包括时任北大港澳研究中心主任徐雅民、非洲研究中心主任陆庭恩,澳门经济委员会委员崔世昌、澳门理工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道匡等。中葡论坛常设秘书处在澳门辅助办公室协助下,汇集了16位发言全文,并译成葡文,使用双语印制了《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发展座谈会文集》于2006年印制成书。

2006年,中葡论坛常设秘书处与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合作,编撰了《亚非葡语国家发展研究》,作为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丛书于当年11月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印刷出版。此书邀请时任中葡论坛秘书长王成安、中国社科院亚非研究所副研究员安春英、中央党校教师罗建波等撰稿14篇。

2007年7月26-28日,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杨光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率团赴澳门与澳门基金会联合举办“中国与葡语国家国际学术研讨会”。时任中葡论坛秘书长王成安在会上发言。在此期间,杨光所长提出开展葡语国家研究的建议。至今,社科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安春英一直参与对于葡语国家的研究。

2012年1月16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立葡语国家研究中心,后更名为中国葡语国家研究中心,成为国内首家葡语国家研究机构。出席成立仪式的有商务部前副部长魏建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施建军,新华社葡语部资深记者王志根,商务部美大司司级领导徐迎真,台港澳司司级领导高丽,中葡论坛前秘书长王成安,中葡论坛常设秘书处辅助办公室主任姗桃丝,葡萄牙和巴西驻华大使出席成立仪式。

中国葡语国家研究中心从成立之日起,持续对葡语国家的经济、社会领域发展,并对中葡论坛多边机制进行研究。对于葡语国家的国别研究范围包括国别政治、外交、经济、社会,以及中国与葡语国家双边关系的研究。2013年编撰《葡语国家研究》,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商务部前副部长魏建国书写了序言,王成安担任主编。此书共收录了22位作者的论文18篇,包括原中葡论联系小组代表、中葡土地小组中方组长丁宝年,葡萄牙中国澳门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金国平等。

2013年,在中葡论坛常设秘书处并辅助办公室大力支持下,编撰了《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10年报告》(中葡文),并由中国商务出版社出版。此书中葡文共计53万字,参与此书编辑出版的有商务部前副部长魏建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施建军,时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院长杨言洪、党委书记刘金兰,中国葡语国家研究中心特聘专家王成安等。

《葡语国家发展报告》系列

自2024年起,中国葡语国家研究中心先后编撰了八部《葡语国家发展报告》(葡语国家蓝皮书)。此书作为学术年度报告,阐述和分析了葡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态及其趋势,并由文献出版社出版。每部报告约25万字,附有葡文和英文摘要。2022年,葡语国家蓝皮书将主报告和特别报告翻译成葡萄牙文出版。并拟翻译出版2023年葡语国家发展报告葡文版。

2017年至2019年,中国葡语国家研究中心联合巴西中国亚太研究所和澳门国际研究所连续三年共同举办葡语国家联合研究年会。2017年,中心获批成为教育部首批区域国别研究备案中心,承担《中国-葡语国家合作机制研究》和《中国与葡萄牙关系研究》两个教育部课题并顺利结项。

2018年至201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对《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成立十五周年》作了第三方评估,并于2020年5月印制成书,共中葡文两个版本,葡文版为翻译文本。评估团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宇燕作为评估组长,先后赴葡语国家现场调研,获得一手材料后才开始报告撰写工作,共有中国社科院和葡语国家官员和学者40多人参与。

2013年,澳门城市大学成立葡语国家研究院(简称IROPC),是澳门城市大学下辖的一个致力于系统性学术研究、研究生教育与出版的重点院级学术单位,现任院长为叶桂平。该院聚焦葡语国家发展比较研究、葡语国家与全球治理研究、中国与葡语国家关系研究三大领域,开设葡语国家研究硕士及博士学位课程,并内设澳门“一带一路”研究中心。

2019年6月11日,科英布拉大学成立中国与葡语国家研究院。中国驻葡萄牙大使蔡润、科英布拉大学校长阿米卡尔·法尔康、莫桑比克前总统若阿金·希萨诺和科英布拉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鲁伊·马科斯为研究院共同揭牌。中国与葡语国家研究院是在科英布拉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成立的,中国研究中心此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科英布拉大学联合成立。

2018年7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葡语国家研究创新团队”,充分吸纳海内外知名学者和业界精英组建的“葡语国家研究所”在广外商学院和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同时挂牌成立。研究所旨在从经济管理、文化教育和国际关系三个领域开展中国与葡语国家合作的深入研究,致力于建设成为“华南地区一流,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与葡语国家合作研究高端智库”。

2019年3月16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学院揭牌仪式。学院主要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提出新的要求。

2023年,中国传媒大学成立区域国别研究院,同时成多个研究中心,其中包括葡语国家传播研究中心。其主要研究方向是葡语国家战略传播、中国与葡语国家人文交流。

2025年9月13日,上海大学成立葡语国家区域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副校长段勇出席致辞,葡萄牙驻沪总领事、巴西驻上海领馆官员出席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巴西研究中心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下属的非营利性学术团体,成立于2009年5月19日。此外,开展葡语国家国别研究的还有上海外国语大学巴西研究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葡萄牙研究中心,湖北大学巴西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巴西研究中心等。

暨南大学澳门研究院属于暨南大学下属研究机构,成立于2017年11月25日。研究院以港澳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澳门学研究中心等校内科研平台为基础组建,定位为新型高端智库,主要聚焦澳门历史、社会、经济等领域研究,涵盖文献整理、旅游经济。分为“澳门学、澳门史、澳门文献”“旅游与经济发展”“宗教与科技”“社会民族、语言问题”“政治法律、公共管理、军事事务”“对外贸易”“文化事业”七个组别。

四、区域国别研究呼唤人才—积累理论和知识体系

区域国别研究是一种“看世界”包括观察“葡语世界”的手段、视角和知识体系。一是主要针对特定国家或者区域包括葡语国家的人文、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社会等进行全面深入研究,是多学科、跨学科、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领域。可以从某一些知识点,慢慢积累成知识体系,然后上升到专业理论。二是侧重现实政策研究,作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区域国别学要从国家包括葡语国家的现实与长远需求出发,科学把握对象国家和区域包括葡语国家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努力建构中国自主的区域国别学知识体系,为我们正确认识外部世界、促进自身与外部世界良性互动。需要紧贴国家需要,服务于国家对外工作大局。三是掌握葡萄牙语,甚至某个国家的当地语言,能够阅读、交流,得到最直接的信息。同时,需要掌握通用语。四是对葡语国家整体和国别某一领域(比如经济、社会、文化等)进行专门研究,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或文化学家等)。五是具备多种知识来源,不仅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一些大的概念,而且涉及更具体的各方面知识,比如环境、地理、气候、植被、矿产、水源、技术、人口、宗教、习俗、体育、艺术,以及心理状态、思维方法、行为模式等。六是实践出真知,需要研究者深入研究对象国家和区域,包括葡语国家做沉浸式的田野调查,深入了解当地历史地理、社情民意、政经结构、对外关系等。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中国葡语国家研究中心特聘专家王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