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中秋节是圆的,圆圆的月亮,圆圆的月饼,圆圆的笑脸,总是勾起那遥远的嘱咐与思绪,曾记得月光的清辉翻过院墙洒在地面上,一地流银。婆娑的树枝在秋风中摇曳,苍穹中繁星点点像千万盏孔明灯,又像一眨一眨暗送秋波的明眸,熠熠生辉。

中秋佳节人团圆




南昌










赣州宁都



火龙虎月下进村
八月十五这晚,赣州宁都南云村的卢氏七房各出7名壮汉,每人一根竹篙。
竹篙选用长约八九米的毛竹,从尾部往下层层扎好竹枝,竹枝上再捆上浇注过植物油的纸卷。
夜幕降临后,各房人马举着49根竹篙汇集卢氏家庙前,依次点火,火苗迅速化成一条条长长的火龙,煞是壮观。


上饶



菩萨出门游神行香
与别的地方习俗不一样的是,每到中秋节前后,上饶县、玉山县、广丰县的一些乡村平常供在庙里的菩萨都要出来行香,这也是一年之中仅有的一次,每到一家老百姓的家中,老百姓都要拿出红包或捐出一些善款,以求得到降福。
此外中秋节的晚上,每家每户都要供奉月饼、水果。对祖先进行祭祀


九江湖口



全家团圆做糍粑
每逢中秋佳节,湖口县家家户户都会忙着“做粑”庆祝,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湖口人就开始用陶臼制作糍粑。
湖口粑食品种繁多,主要有麻糍粑、糯米粑、高粱粑、荞麦粑、豆渣粑、芥菜粑、粟米粑等二三十个品种。
粑的形状有圆球形、扁鼓形、圆饼形、方块形、长方形、荷叶形等。
粑食的颜色有的为原料本色,部分是经蒸煮加温后的自然变色形成的。
在这些粑食品种中,唯有印粑上印有菊花、梅花、桃花、荷花、鲤鱼、喜鹊、福、禄、寿等文饰,以示喜庆和吉祥。


鹰潭资溪



畲族乡亲唱山歌
到了中秋这天,全村人都聚集在一个山头,然后便可自由上前唱山歌,唱歌形式有三种,即独唱、对歌、齐唱。
在这种喜庆的气氛里,一般对唱比较多,较流行的歌有《嫁女歌》、《人生相好歌》、《十二生肖歌》、《劝郎歌》等。
唱畲歌已经成为了该村畲民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化娱乐生活。
畲族歌手们随兴而唱,即景编词,使新月畲族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民族风情村”


宜春



香烟袅袅跳傩舞
宜春傩舞,始于元末明初,似深山璞玉,如峡谷幽兰,习俗盛行,古朴祥和,堪称“舞蹈艺术的活化石。”
宜春傩舞祭月源远流长,每逢中秋佳节,宜春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祭月活动,场面恢宏,香烟袅袅,爆竹声声。


瓷都景德镇



行帮规矩要加餐
相传,坯房在中秋节休息一天,老板按8至10人一桌供应猪肉4斤和鲜蛋、黄花、木耳、粉丝、咸鱼、芋头、青菜、豆腐泡十样菜肴,另加40个铜钱作酒钱,每人一只生糖酥,一只扁麻酥。
陈海澄说:“加餐的规格叫十碗菜,晚上赏月的茶点里要有花生、瓜子和梨,这些都是行帮定下的规矩,不能破坏。”


其他



送鹅一只,月饼两盒给丈母娘家
若是男方迫切要求,在年内要让孩子成婚,追节礼则要把一对老鸭改成送一对大鹅。
鹅者,讹的意思。这就是强烈要求今年一定要让孩子结婚。现在就讹上你家了!

中秋快乐 合家团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