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之国科特迪瓦:2025-2029年均GDP增长6.6%?揭秘西非发展奇迹

一分钟速览科特迪瓦
这片西非土地,堪称“全球产业链核心枢纽”与“资源明珠”!这里,是全球最大可可生产国——产量占全球总产量40%以上,相当于世界上每两杯巧克力中,就有一杯原料来自这里;这里,是全球腰果与橡胶重镇。2015 年起,超越印度成为全球第一大腰果生产国,2023 年产量122.5 万吨(占全球 40%),同时也是非洲第一、全球第三大橡胶生产国,2023年天然橡胶产量155万吨(占非洲 80%),同比增长 25%;这里,有西非最大的港口——阿比让港, 2024年科特迪瓦阿比让港口货物吞吐量4000万吨,是连接西非内陆与全球市场的核心枢纽;这里,更藏有非洲生态瑰宝——230万公顷的科莫埃国家公园,热带雨林中孕育着非洲象、黑猩猩等珍稀物种,是生态旅游的核心目的地。
科特迪瓦共和国,简称“科特迪瓦”,位于非洲西部,南临几内亚湾。殖民时期因繁盛的象牙贸易得名 “象牙海岸”,曾长期沦为外部势力的资源掠夺地。如今,它不仅以 “可可之国”享誉全球,更凭借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协同发力,跻身西非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行列,成为区域多元化发展的标杆。

前世今生:从“象牙海岸”到
独立新生
科特迪瓦的发展轨迹,是非洲国家从殖民掠夺走向自主崛起的缩影。

(一)早期文明与殖民枷锁
(公元 10 世纪 - 1960 年)

公元10 世纪起,阿肯族、曼迪族等部落已在此聚居,以农业与贸易为生。15 世纪后,欧洲殖民者为掠夺黄金与象牙涌入。19 世纪末,法国将其纳入殖民版图,推行单一经济政策,强迫民众大规模种植可可与咖啡,使整个经济体沦为宗主国的 “原料仓库”。

(二)独立后的起伏
(1960年-2011年)

1960年8月7日,科特迪瓦宣告独立。此后30 年,依托可可、咖啡产业优势,经济实现高速增长,被誉为“西非经济奇迹”。然而,20世纪 90 年代军事政变、21世纪初内战接踵而至,经济坠入动荡深渊,发展陷入长期停滞。

(三)稳定后的复苏与领跑
(2011 年至今)

2011 年政局稳定后,科特迪瓦经济重启增长。2012-2019 年期间,科特迪瓦经济增长率稳定在8%左右,奠定复苏基础;2022-2024 年增长率分别为 6.2%、6.5%、6.1%,增长势头稳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5-2029 年科特迪瓦平均 GDP 年增长率约6.6%, 2027年将达到7.5%峰值,持续领跑西非经济体。

可可产业:从 “卖豆子” 到
“创价值” 的产业升级传奇
可可不仅是科特迪瓦的 “国家名片”,更是其从 “原料附庸” 迈向“产业引领者” 的核心密钥。如今,该国已构建起可可全链条升级的产业生态。
其一,得天独厚的“可可黄金带”。 科特迪瓦南部与中部的热带雨林区,是全球罕见的可可优生区。布瓦凯周边种植带产出的可可豆,油脂含量高达 55%,成为雀巢、中粮等全球巧克力巨头争抢的优质原料。大巴萨姆地区则依托沿海交通优势,实现 “田间直连全球市场” 的高效流通。
其二,五大维度推动产业升级。科特迪瓦通过多举措挖掘可可附加值。一是,种植端引入“智慧农业”,全国平均亩产提升超过15%。二是,加工端从 “豆” 到 “链” 延伸。可可深加工率从 2015 年的 20% 跃升至 2024 年的30%,不仅吸引雀巢、中粮等国际企业建立现代化加工厂,还扶持本土企业打造 “科特迪瓦可可工坊” 等自有品牌,推出手工巧克力、可可酱等终端产品,使可可附加值提升 3-5 倍。2025年8月,迪沃市新落成一座年处理量 3.6 万吨的可可加工厂,可生产黄油、可可脂、可可粉及巧克力衍生品,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三是,品质端实现可持续溢价。推出“碳中和可可”认证,通过种植固碳林、使用生物肥料,使有机可可在国际市场获得 50% 溢价,直接带动种植户增收。四是,副产品端推动全豆高效利用。利用可可壳、可可粕开发燃料、肥料、动物饲料、护肤品原料等衍生品,实现 “全豆利用”。五是,保障端重视政策与人才支撑。设立“可可产业发展基金”,通过技术培训与人才培养为产业升级注入“智力动力”。

经济多元化:农业筑基、
工业升级、服务业领跑
科特迪瓦早已打破 “可可独大” 的格局,构建起三产协同经济体系,成为西非多元化发展的样本。

(一)农业:不止可可的“西非粮仓”

除可可外,科特迪瓦的农业已形成多元化布局:
1.腰果产业:全球第一,加工能力进阶。2015年起,科特迪瓦超越印度成为全球第一腰果生产国。2023 年产量122.5 万吨(占全球40%),2024年本地加工34.4万吨(较十年前加工率增长30%),预计2025年本地加工量将达40万吨(同比增长16%),加工能力位列全球第三。
2.橡胶产业:非洲领跑的“弹性经济”支柱。科特迪瓦是非洲第一、全球第三大橡胶生产国。产业不仅保持原料出口优势,更逐步推进本地加工,未来计划延伸至橡胶制品环节(如轮胎、密封件),进一步提升附加值。目前橡胶产业已带动超 10 万农户就业,占农业就业人口的 8%,成为仅次于可可、腰果的第三大农业支柱。
3.粮食产业:从“进口依赖”到“区域供粮”。通过实施“粮食安全计划”,2024年科特迪瓦玉米和木薯产量预计分别达到180万吨和450万吨,逐步摆脱粮食进口依赖,更依托阿比让港物流网络,向邻国稳定出口,成为西非区域粮食安全“稳定器”。
4.咖啡产业:传统作物的“新溢价”。 作为与可可齐名的传统经济作物,科特迪瓦高海拔产区的阿拉比卡咖啡凭借独特风味,在欧洲市场获得超30%的溢价,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

(二)工业:农工融合的 “升级突围”

科特迪瓦的工业发展紧扣 “依托农业、延伸价值” 主线,走出了适合非洲国家的 “农工融合” 之路。
1.农产品加工“挑大梁”。可可深加工(巧克力、可可脂)、腰果冷榨油、咖啡烘焙构成工业核心板块。本土企业科特迪瓦食品集团生产的巧克力,已成功进入欧盟多国超市,实现从“原料输出”到“成品出海”的关键突破。
2.纺织业 “西非成衣基地”培育中。作为非洲第三大棉花生产国,棉花主要销往中国、孟加拉国和泰国,是全球纺织产业链重要原料供应方。纺织出口同步突破,产品主要流向欧盟及西非共同体国家。成衣出口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在欧洲市场逐步拓展份额,为后续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奠定基础。
3.炼油业 “区域能源供血站”。阿比让炼油厂不仅能满足本国 90%的石油需求,还依托跨境输油管道为马里、尼日尔等西非内陆国家稳定供应成品油,成为西非能源流通网络中的“关键枢纽”。

(三)服务业:港口驱动的“西非枢纽”

2024年科特迪瓦服务业占 GDP 比重近50%,主要得益于电信、金融、物流及旅游等细分领域的增长。
1.阿比让港 “西非门户”。作为非洲第二大港和西非第一大港,2024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4000万吨,同比增长15%,创下历史新高。
2.旅游业 “生态突围”。凭借独特的自然与人文资源,2024 年接待外国游客180万人次,其中仅塔伊国家公园年接待游客就突破30万人次,生态旅游成为增长亮点。
3.金融业 “区域赋能”。作为西非重要金融中心,阿比让设有西非国家中央银行区域分行,2024 年银行业资产规模达 280 亿美元,为西非中小企业提供的贷款超 50 亿美元,为西非经济活力注入动力。

西非投资热土:非洲最具
投资潜力国家之一
科特迪瓦是西非公认的“投资热土”,2024年被兰特商业银行评为“非洲第八大最具投资潜力国家”。
1.政局稳定:发展的“基本盘”。自2011年以来未发生大规模冲突,2024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位列西非第三、非洲第二十,“政治稳定性”指标得分高于西非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为投资提供了安全保障。
2.政策支持:投资的“强心针”。2024年出台的新版《投资促进法》大幅优化投资环境:外资企业在制造业、农业领域可享受前5年免税,之后3年按50%缴纳企业所得税;阿比让经济特区实行“一站式通关”,货物清关时间从过去的72小时缩短至12小时,效率在西非港口中名列前茅。
3.投资热度:增长的“新动能”。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科特迪瓦累计签署投资承诺75.3亿美元,基本涵盖能源(30%)、农业加工(28%)及物流(15%)等领域,国际资本参与度持续提升。
4.中科合作:互利共赢的“典范”。2024年中科双边贸易额达50.54亿美元,中国连续十多年稳居科特迪瓦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交建承建的阿比让港扩建项目,使港口设计吞吐量提升增幅达60%;中国电建建设的苏布雷水电站,提供全国30%的电力;中粮集团的可可加工厂,是西非最大的可可深加工基地之一。
尽管科特迪瓦营商环境优越,中企赴科投资仍需直面诸多挑战:气候波动易影响农产品原料稳定供应,电力缺口偶有出现,内陆物流成本偏高,环保标准日趋严格。建议企业提前开展全面风险评估,深化与本地机构的合作联动,优先选择能源、农业加工等政策支持重点领域,同时严格遵循环保合规要求,强化本地化雇佣,以更稳健的姿态把握好投资机遇。

西非枢纽的未来光芒


免责声明:
长
按
关
注
中非民间商会公众号
微信号 : CABC2006
新浪微博:@中非民间商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