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风裹着苹果香掠过礼泉原野,晨光里的果园泛着青黄。
9月1日,“千县万村”乡村电商孵化工程、中国乡村电商品牌孵化器相关负责人走进陕西礼泉县,我们带着"电商如何激活县域经济"的疑问而来,却在一家糕点厂、一座博物馆、一个民俗村里,找到了比答案更鲜活的故事——原来乡村的"网",早已织进了泥土、文化和烟火里。

车过泔河大桥,空气中突然浮起蜜甜的麦香。顺着指引拐进工业园,"心特软"的招牌下,生产线正高速运转:雪白的面粉裹着蜜枣滚成圆团,自动化烤箱飘出焦香,质检员指尖翻飞检查着每一块糕点的纹路。

子祺集团始建于1998年从一个小小的馒头作坊开始,2002年发展为子祺食品有限公司,转型开始从事糕点的生产与销售,由于我们的主要市场在新疆,西宁,兰州等少数民族集居的区域,所以公司于2004年经申请审批由市民宗局批准为清真食品生产企业,公司主要生产经营月饼、馅料、休闲食品、粽子、绿豆糕、汤圆、西点、冷冻饼等系列产品。拥有西北最先进的月饼生产线,是西北地区大型专业化月饼生产基地之一。企业已通过ISO9001国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及QS认证。

如果说企业和田野里的电商是"看得见的浪潮",那么昭陵博物馆,则让我们触摸到礼泉更深厚的底气——18座陪葬墓、6000余件文物、1300年的历史,原来都能变成"流量密码"。

袁家村——老巷口的"共富密码"
暮色渐浓时,我们走进袁家村。青石板路蜿蜒,醋坊的香气混着油泼辣子的辛香,老茶馆里传来秦腔的调子。这个被称为"关中民俗活化石"的村子,正在用电商书写新的传奇。


礼泉的"网",织向更远方
离开礼泉时,夕阳把果园染成金红色。我们忽然明白:所谓"乡村电商",从来不是简单的"网上卖货",而是一场从产业到文化、从生产到生活的深刻变革——心特软让农产品有了"故事",子祺让智能有了"速度",昭陵让文化有了"新衣",袁家村让共富有了"温度"。这些散落的珍珠,正式被"千县万村"的电商孵化工程串成项链,照亮乡村振兴的千万种可能。

下一次,当你拆开一箱礼泉的苹果派,或是收到一份带着秦腔韵味的文创,别忘了,那背后是一群人对土地的热爱,对传统的坚守,和对未来的相信。
礼泉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