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5011043254
service@qushanghui.com.cn
商会动态

30多年,GDP增速超9%,看博茨瓦纳59年跃迁

中非民间商会
新闻来源: 中非民间商会
查看次数:1241
发布日期:2025-09-02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趣知识

你知道吗?在非洲有一个特别“开阔”的国家——博茨瓦纳。这里国土面积58.17万平方公里,人口仅255.1万,算下来每平方公里还不到5个人,是 “世界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首都哈博罗内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市,也仅生活着22万人口。

博茨瓦纳共和国,简称“博茨瓦纳”,这个位于非洲南部的内陆国家,70%的领土为卡拉哈里沙漠。因坐拥全球储量最丰富的钻石矿脉,且常年占据全球钻石出口榜单前排,博茨瓦纳被冠以“钻石之国”的美誉。2024年8月21日,加拿大卢卡拉钻石公司在博茨瓦纳卡洛威矿区发现了一颗重达2492克拉的钻石,不仅是博茨瓦纳迄今发现的最大钻石,更是世界第二大宝石级钻石,再次吸引了全球目光。


这里曾是殖民时代的 “穷乡僻壤”,与拥有漫长海岸线的南非、纳米比亚等邻国相比,博茨瓦纳仿佛并不具备经济发展的优势,然而,博茨瓦纳却是一个白手起家奔小康的励志典范。1966年独立时,人均 GDP 不足100美元,59年后的2024年,其人均 GDP达到7695美元(世界银行数据),增长超76倍。从1966年独立到20世纪末,博茨瓦纳连续30多年保持GDP增速超9%,近年经济增长虽有所波动,但年均GDP 增速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廉洁指数稳居非洲前列;博茨瓦纳更以“资源诅咒”教科书级反例和野生动物保护标杆闻名全球。从贫瘠荒原到繁荣绿洲,博茨瓦纳用钻石折射出的不仅是财富,更是治理与信任的光芒。

 从荒原到绿洲:

博茨瓦纳的崛起密码 


13 世纪,茨瓦纳部族逐水草而居。19 世纪末,英国将其纳入“贝专纳保护地”,仅留下三条电报线和一条铁路。1966年独立时,博茨瓦纳的被联合国列入“最不发达国家”名单。


转机出现在独立后的第二年。1967年,国际钻石巨头戴比尔斯集团在中部奥拉帕地区发现了巨型钻石矿。对此, 博茨瓦纳并没有重蹈“发现–掠夺–内战”的非洲老路,而是选择了一条理性发展之路。它把矿权牢牢攥在国家手里,利润按股权直接进国库,更把70%的钻石出口收入投入教育、医疗和基建。这波操作让博茨瓦纳在1966-2000 年间创造了 GDP 年均增长超过9%的奇迹,成为全球同期经济增长最快的“黑马”之一。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24年博茨瓦纳人均 GDP仅位居塞舌尔、毛里求斯等国之后,在非洲属较前列水平。


“钻石之国” 的底气:

不被资源绑架的智慧

博茨瓦纳堪称全球钻石产业的 “模范生”。它的钻石储量、产量、出口量样样拔尖,靠一套 “组合拳” 跳出了资源诅咒。



一是,矿权国有化,筑牢根基。通过立法将钻石矿权收归国有,成立钻石收入稳定基金和钻石贸易监管局,对从开采到出口全程“盯梢”,杜绝非法交易与资源流失。



二是,利益共享,步步为营。1969年,博政府与戴比尔斯集团合资成立戴比斯瓦纳公司(各持50%股份)。此后数年,政府坚持谈判和争取,硬是把博茨瓦纳国营企业奥卡万戈钻石公司获得的毛钻比例提高到30%,并计划未来10年内逐步提高到5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推测,博茨瓦纳政府可以从钻石业获得近85%的利润。



三是,产业升级,告别“原矿出口”。建立非洲首个钻石切割与抛光中心,2024年本地加工率从15% 跃升至40%,培养了超过 5000 名钻石切割技师,让“博茨瓦纳制造” 的钻石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有话语权。



四是,跨界联动,产业协同。在奥拉帕钻石矿周边打造“钻石探秘之旅”景区,游客可近距离观察钻石开采流程,参观全球最大的钻石原石陈列馆。2024年该项目吸引12万国际游客,带动旅游收入增长18%,实现 “地下宝藏”向 “地上经济”的转化。

非洲前列的成绩单:

稳健发展的多维突破

博茨瓦纳的崛起并非单一产业的侥幸,而是多领域均衡发展的必然。在非洲大陆,它以多项 “第一” 或 “前列” 成为典范。



一是,政治稳定与廉洁标杆。博茨瓦纳坚持多党制,每5年举行一次定期竞争性选举,保障公民民主权利。自独立以来,政局长期稳定,每届政权均实现和平更替,从未发生过军事政变,被广泛誉为“非洲最稳定的民主国家”之一。根据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发布的2024年清廉指数显示,博茨瓦纳在全球180个上榜国家中排名第43位,得分57分,位居非洲前列,远超非洲平均水平(撒哈拉以南非洲平均得分33分)。



二是,野生动物保护的全球样本。博茨瓦纳将全国超三分之一的国土划为保护区,设立17个保护地,是非洲国家中保护区占比最高的国家之一。博茨瓦纳也是非洲主要旅游目的国之一,这里藏着太多的“珍稀宝贝”:全球数量最多的非洲象在此安家,濒危的黑犀牛在保护区里安稳繁衍,还有行踪隐秘的非洲野犬……2024年奥卡万戈三角洲接待生态游客80余万人次,光旅游直接收入就达7.2亿美元,完美诠释了“保护就是最好的发展”。



三是,民生保障的务实实践。识字率从独立时的不足20% 提升至 2024 年的 85%,在非洲遥遥领先;人均预期寿命 65 岁,较1990年提升了28岁。全国医保覆盖率达92%,500 多个社区医疗点让“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障”成了现实。政府每年将财政支出的30%投到教育与医疗,确保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民。



四是,特色产业的多元布局。一是,全球钻石市场领军者。博茨瓦纳是全球第二大钻石生产国(按价值计),年产量稳定在2000万克拉以上。按价值计算,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出口国;而按数量计算,其出口量仅次于俄罗斯,居全球第二。2024 年其钻石出口额达48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65%。为了坐稳 “头把交椅”,2023年和戴比尔斯签新协议,把国有公司拿到的毛钻比例从25% 提至30%,计划未来10年达50%,还让戴比尔斯公司每年掏10亿普拉设发展基金,加速钻石加工产业升级。二是,畜牧业“非洲标杆”。作为非洲最大的肉牛出口国之一,全国肉牛存栏量稳定在280万头,年屠宰加工能力达50万头。“博茨瓦纳和牛”凭借无抗生素饲养标准敲开欧盟市场,2024 年牛肉出口额4.8亿美元,占非洲牛肉出口总量的15%。博茨瓦纳是非洲首个获得欧盟全面牛肉出口许可的国家。三是,数字经济后发制人。2023 年博茨瓦纳政府启动“数字博茨瓦纳 2030”计划,目前互联网普及率达70%,移动支付覆盖率超70%。与华为合作建设的5G基站已覆盖主要城市,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25%,2024 年跨境电商出口额突破1亿美元,成为南部非洲数字经济“新引擎”。

中企投资的机遇与挑战:

共赴发展的双向奔赴

博茨瓦纳作为非洲最具投资潜力的国家之一,正成为中国企业“走进非洲”的热门之选。

机遇:政策红利与市场潜力双重利好


一是,友好合作打底。自1975年1月建交以来,中博两国关系平稳发展。2024年中博双边贸易额10.1亿美元,同比增长42.1%,中方主要出口机电产品、钢铁制品和家具等,主要进口钻石、铜矿砂等。


二是,产业对接契合。博茨瓦纳“2030国家发展计划”中,新能源、基础设施升级、农业现代化等领域与中国企业优势高度匹配。目前3个太阳能电站项目(总装机500兆瓦)已签约;农业领域,中企参与的“智慧农场”项目已帮助当地农户实现玉米亩产提升40%。双方在工业、农业、矿产、清洁能源、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三是,投资政策给力。设立塞雷茨・卡马爵士经济特区,入驻企业可享受10年免税、前5年土地租金减半、利润汇出无限制等政策。针对制造业,设备进口零关税,每雇佣1名本地员工,企业可获月薪15%的补贴。


挑战:现实约束与适应成本需关注


一是,基础设施有待提升。尽管核心城市交通便利,但全国公路硬化率仅45%,偏远地区物流成本较高。电力供应稳定性不足,高峰时段停电率约8%,对高耗能产业构成制约。


二是,人力资源存在短板。高技术人才短缺,专业技术工人占比不足劳动力总量的 10%,企业需承担额外的培训成本。尽管英语是官方语言,但本地员工熟练运用商务英语的比例约 60%,存在一定沟通障碍。


三是,区域竞争压力较大。南非、纳米比亚等邻国在制造业、旅游业领域有较强竞争力,这些国家更低的劳动力成本和更成熟的产业链,可能分流部分投资。


钻石之外的光芒


从“穷乡僻壤”到“非洲优等生”,博茨瓦纳这个“钻石之国” 的光芒,早已超越地下的矿藏,照亮了非洲大陆追求稳健发展的道路。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里既是充满机遇的投资热土,也是考验智慧的合作考场——唯有尊重规律,以雕琢钻石般的精细打磨合作细节,才能在这片充满韧性的土地上,共同书写“钻石之外”的发展新篇章。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除原创文章外,其他图文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和资讯传播之目的,转载时会标明出处。转载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问题,请通过后台留言或扫描下图二维码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会删除相应内容。再次感谢您的支持!有需求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