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八月,重庆进入持续高温天气,重庆市上海商会收集梳理了个人及企业防暑知识要点,为会员及其家属和企业员工做好防暑降温提供参考,请各位会员阅览。
一、工作时间灵活调整
根据气温变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采取 “做早做晚歇中间” 的方式,避开 12:00-16:00 的高温时段安排室外作业。对于室内作业场所,若通风降温条件较差,也相应调整工作时长,保障员工有充足的休息时间恢复体力。
二、防暑物资足额配备
定期为员工发放防暑药品、清凉饮品。在车间、办公室、休息室等区域设置饮水点,方便员工随时补充水分。
三、工作环境优化改善
对室内工作场所进行通风降温改造,安装或检修空调、风扇等降温设备,确保室内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合理规划作业区域,将高温岗位与其他岗位分开设置,减少高温对其他岗位员工的影响。在高温作业区域附近设置休息室,供员工随时休息降温。
四、员工健康监测与关怀
密切关注员工身体状况,发现有员工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等中暑先兆症状,立即安排其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若情况严重,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五、宣传教育强化意识
向员工宣传防暑降温知识,包括中暑的预防、症状及急救方法等,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高温天气的能力。
六、应急处置预案准备
制定高温中暑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人。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盛夏的正午时分,阳光最为毒辣,此时应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请穿戴遮阳帽、防晒衣等,为身体撑起抵御烈日的“保护伞”。
每天保证饮用1.5-2升水,可适当饮用淡盐水、绿豆汤、酸梅汤等,既能补充水分,又能补充因出汗流失的电解质,让身体时刻保持“水润”状态。
室内温度控制在26℃左右,保持空气流通。在户外活动时,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直射下。
发现中暑症状,应立即转移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或有空调的房间,解开患者领口、腰带等束缚衣物,帮助散热。
用湿毛巾或冰袋冷敷患者头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也可用温水擦拭全身,促进散热。
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引起呕吐。若患者出现呕吐、意识不清等情况,不要强行喂水。
对于重度中暑患者,在进行初步急救处理后,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