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丨看见真实的柬埔寨:回应偏见,呼吁理解,携手前行

近期,我们在中国部分社交平台上注意到,一些涉及柬埔寨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而其中不少内容带有明显的片面性甚至误导性。一些网络视频和短文在缺乏基本事实和背景了解的情况下,将柬埔寨描绘为一个“问题国家”,甚至出现对柬埔寨政府、社会、人民的误解、嘲讽与攻击。
作为长期推动中柬产业合作与民间交流的桥梁平台,柬埔寨产业创新与发展委员会对这一现象深感关切。我们尊重公共舆论的多元表达,也理解公众情绪的复杂背景,但我们更希望借此机会,澄清事实、理性对话、增进理解。因为在信息快速流动的时代,误解传播得快,修复却不易。
柬埔寨不是“误读者”眼中的那样
柬埔寨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中的东南亚国家。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法治环境持续优化、开放政策持续深化,柬埔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国的投资者。数据显示,中国连续多年是柬最大外资来源国,双边贸易总额已突破130亿美元。除了投资和贸易,旅游、教育、数字经济、文化创意等领域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然而在中文互联网上,一些对柬埔寨的“印象”却依然停留在落后、混乱、风险高等刻板印象中,甚至将个别事件放大渲染,进而全盘否定柬埔寨国家形象。这种“认知失调”背后,有历史文化的陌生感,有传播算法的误导,也有某些无良自媒体为吸引流量而故意制造“偏见叙事”的操作。
我们希望更多中国朋友知道:今天的柬埔寨,是一个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增长、青年人口占比高达70%的活力国家。这里正处于城市化与产业化的黄金窗口期,是“下一个十年”的亚洲机会之地。这里的普通民众,友善而包容,对中国有着天然的好感,对中国产品、中国产能、中国文化都充满认同与欢迎。
铁杆友谊,需要被珍惜和守护
中柬友谊根植于两国历史深厚的交往传统,更来源于长期以来彼此的坚定支持和信任。无论是在国际事务中的相互支持,还是在抗击疫情、经济建设等关键阶段的并肩同行,中柬都是彼此最可信赖的朋友。
2025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柬埔寨。这不仅是高层互动的象征,更是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进入“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新时代的重要节点。中柬“钻石六边”合作架构、“工业发展走廊”“鱼米走廊”等战略项目正在全面落地,涵盖农业、能源、物流、教育、数字、环保等多个关键领域。这种多维度、全方位的合作架构是东南亚区域合作中极具示范效应的一组样本。
在这样一个政治互信不断深化、经贸合作全面展开的关键时刻,我们不希望因为一些未经验证的网络偏见和主观臆断,影响中国普通公众对柬埔寨的认知,甚至削弱中柬合作的民意基础。
平视柬埔寨,是中国更成熟外交形象的体现
今天的中国,正在全力构建面向东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不仅要体现在政府层面,更要体现在民间认知上。而真正有影响力、有号召力的公共传播,应该建立在平等、理性和对真实的尊重之上。
在这一点上,我们也愿意自我反思:柬埔寨在对外讲述自身国家形象时,或许还有提升空间。但也希望中国的舆论环境中,能给予我们更多善意的理解与倾听。

一个真正自信的大国,不会轻易嘲讽一个友好邻邦;一个真正成熟的社会,不会被“剪辑片段”带着走。
在我们看来,平视柬埔寨,不只是对一个国家的尊重,更是中国自身外交理念走向成熟的应有之义。
委员会呼吁:让事实说话,让信任延续
作为柬埔寨产业创新与发展委员会,我们长期致力于中柬经贸合作、教育交流、人才对接与中资企业服务。我们的团队覆盖多个省份,与包括中国国企、民企、院校、平台在内的诸多伙伴建立了良好合作。我们清楚看到,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院校、品牌,正主动将柬埔寨视为“走出去”的优先目的地。
我们也看到,在乡村、工厂、学校、直播基地、数字园区,每一个真诚落地的中资项目都在增强彼此之间的互信,讲述着比网络片段更真实的柬中故事。
我们希望这份理解与信任,不会被虚假传播所动摇;更希望这段友谊,能在新一代网民中生根发芽,而不是在流量算法中被误解和消耗。
因此,我们也倡议:
希望内容平台强化涉外敏感内容的责任审核; 希望内容创作者增强传播伦理与事实意识; 希望普通网友在表达观点时,尽量多一些了解,少一些标签; 我们也将持续发布更多权威、真实、理性的内容,欢迎关注我们的平台,共同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公信力的信息生态。
我们深知,网络上的热搜,往往是情绪与算法共振的结果。但中柬合作的大势不是一时风浪能动摇的。只要我们彼此理解、彼此尊重,哪怕在舆论场上有一些起伏,友谊的根基依然牢不可破。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更多人看到一个真实、温暖、发展中的柬埔寨;让中国民众看到一个值得信任、值得合作的友邦;让中柬友谊这条大船,继续行稳致远,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本文转载自 看见真实的柬埔寨:回应偏见,呼吁理解,携手前行
供稿 柬埔寨产业创新与发展委员会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