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平谷,沃野葱茏,生机勃发。6月25日,在平谷区科学技术协会(平谷科协)的大力支持下,中关村人才协会现代农业专委会组织20家来自农业科技、投资、服务等领域的先进企业代表走进“农业中关村”核心腹地,开展了一场聚焦前沿、内容充实的调研活动。
企业代表们带着对农业未来的思考,深入走访了平谷农业中关村的关键创新载体,亲身感受科技如何在这片土地上重塑农业生产与乡村发展:
1. 华都峪口禽业:世界级“蛋鸡芯”的摇篮。作为首农食品集团旗下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峪口禽业是全球蛋鸡育种领域的领军者,被誉为“中国蛋鸡行业芯片”的创造者。其立足平谷,建立了从基因育种、种鸡扩繁到技术服务全链条产业体系。
代表们参观了世界领先的蛋鸡育种中心、蛋鸡大数据中心。其应用的物联网环境监控、机器人巡检、大数据育种决策等智慧养殖技术,展示了现代畜牧业的高效与精准。企业代表们对峪口禽业在种源自主可控和智能化升级上的成就印象深刻,称其为“保障国人蛋篮子的科技基石”。
2.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农业科研的“超级航母”。由农业农村部与北京市共同打造中国·平谷农业中关村,是平谷农业中关村的核心引擎与标志性平台。旨在汇聚顶尖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研发中心,构建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的国家级农业科技战略力量。
代表们考察了创新港的整体规划、已入驻的高水平实验室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重点了解了其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打破单位壁垒,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港内正在开展的智慧农业、生物育种、营养健康、绿色防控等前沿项目,展现了农业科技的未来方向。其宏大的愿景——“打造中国农业的硅谷”,让企业代表们看到了参与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的巨大机遇,对其中开放的协同创新生态充满期待。
3. 苏陀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实验室:未来食品的探路者。一家专注于颠覆性新型食品蛋白研发的前沿科技企业。致力于利用合成生物学、微生物发酵等尖端技术,开发高品质、可持续的替代蛋白产品。
在其先进的研发实验室,代表们近距离观察了微生物蛋白的发酵与精炼过程,并品尝了实验室阶段的创新蛋白产品。苏陀科技团队详细介绍了其核心技术在提升蛋白生产效率、降低环境资源消耗、满足多元化营养需求方面的突破性优势。其展现的“从实验室到餐桌”的科技魅力,让企业代表,尤其是食品科技与投资领域的代表,惊叹于合成生物学重塑未来食品体系的巨大潜力,并积极探讨合作可能。
4. 供销村播产业园:数字赋能乡村的“新农具”。由供销社体系打造,聚焦于培育农村直播电商新业态、新农人的综合性产业园区。集主播孵化、供应链整合、品牌打造、物流服务于一体,是科技赋能农产品上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阵地。代表们参观了现代化的选品中心、万兆全光直播间、共享直播间、元宇宙直播间等。深入了解了产业园如何通过系统化培训将普通农民转化为“新农人主播”,如何整合平谷及全国优质农产品供应链,以及如何利用大数据精准匹配产销。现场观摩的“村播”带货场景,生动展现了数字经济如何成为“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的加速器。企业代表对直播电商在激活乡村经济、塑造农产品品牌方面的实效性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科技普惠“三农”的生动实践。
此次深度调研,给20家企业代表带来深刻的启示与丰厚的收获: 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的“硬核驱动力”。从峪口禽业的智能育种养殖到苏陀科技的合成生物蛋白,再到创新港的前沿研究,代表们深切感受到核心技术创新对提升农业效率、保障食品安全、拓展产业边界的关键作用。颠覆性技术正在为农业开辟前所未有的新赛道。
“产学研用”协同是成果转化的“金钥匙”: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的模式清晰地表明,唯有打破壁垒,推动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用户深度协同,建立需求导向、市场牵引的转化机制,才能让实验室的“盆景”真正变成产业发展的“风景”。平谷科协作为重要纽带,其作用受到代表们一致认可。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路径清晰、成效显著:“供销村播产业园”提供了科技赋能乡村的鲜活样本。它证明,通过引入数字经济、培育新农人、打通供应链,科技能够有效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提升产业附加值,实实在在地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繁荣,这正是“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落地的有效途径。
平谷农业中关村平台价值凸显: 代表们普遍认为,平谷区通过打造农业中关村,成功构建了集政策、平台、技术、人才、产业于一体的创新生态圈。这里聚集了顶尖资源,孕育着无限可能,是企业布局未来农业、参与国家战略的理想之地。此次专委会与平谷科协的合作签约,更增强了企业深耕平谷、共享机遇的信心。
走进平谷农业中关村,是一次对农业科技前沿的朝圣,也是一次对乡村振兴实践的沉浸。20家企业代表的足迹,丈量着平谷从传统农业大区向科技创新高地跃升的坚实步伐。峪口禽业的“中国芯”、创新港的“强磁场”、苏陀科技的“未来味”、村播园的“云翅膀”,共同勾勒出科技赋能农业的壮丽画卷。
本次活动不仅是近距离观察平谷农业科技创新的窗口,更在调研期间迎来重要成果——中关村人才协会现代农业专委会与平谷科协正式达成战略合作意向,未来将围绕关键技术攻关、人才联合培养、成果高效转化等领域深化协作,共同为首都农业科技高地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商业品牌工作委员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乡村产业振兴概论》主编、中关村人才协会城乡产业振兴专委会会长钱先国应邀参加活动。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