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丨第七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检验检疫合作对话会在宁波举行
5月22日,第七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检验检疫合作对话会在宁波举行。本次对话会以“智慧海关、安全农食、持续贸易”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海关、检验检疫部门的对话合作,扩大农食产品贸易规模,推动贸易安全和通关便利。来自中国海关总署、外交部,浙江省及宁波市政府,保加利亚等9个中东欧国家海关和检验检疫主管部门、驻华使馆的代表,以及中国欧盟商会的嘉宾共70余人出席对话会。

第七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检验检疫合作对话会中外贵宾合影
对话会上,与会代表围绕智慧海关建设及高新技术在海关改革发展中的应用、中东欧国家农食产品检疫准入及食品安全、增强国际供应链韧性及中东欧商品输华“绿色通道”等内容开展了深入研讨。各方认为,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肩负着守国门、促发展的职责使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挑战,海关检验检疫合作更需彰显战略价值。各方坚定支持多边主义,愿积极促进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拓展深化海关国际合作空间,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性开放,共同做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坚定推动者、中欧经贸安全与便利的坚定守护者、全球海关检验检疫现代化治理的坚定践行者。
2024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双边贸易总值为1422.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高于中国进出口整体增速2.5个百分点,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截至目前,中东欧14国已有126种农食产品准入,累计注册3430家境外农产品企业。

中克(罗地亚)签署农食产品准入议定书

中保(加利亚)签署农食产品准入议定书
海关总署副署长赵增连表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正以实践实效的韧劲,为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带来更多确定性,以中国和地区协同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赵增连还提到,在宁波已经建成了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信息中心,该平台集成数据交换、信息互动、监测预警、对话磋商等功能为一体,有效促进各国(地区)海关检验检疫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对接,精准破解在货物通关、农食产品准入等领域的难题,探索构建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协同治理新模式,显著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据了解,“中东欧商品进口通关一件事”应用也已推出,累计发布13大类247项海关业务事项办事指南、120余类商品通关指引,有力推动浙江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行稳致远。
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检验检疫合作对话会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海关对话磋商的机制性活动,为各方凝聚共识、增进互信、深化合作搭建了交流平台。将为深化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