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5G技术凭借高带宽、高速率、低延迟的显著优势,已经开始运用到医疗实践当中。疫情期间,基于5G网络,远程问诊、远程CT等场景应用纷纷落地,而未来5G技术的演进,也将赋能医疗,给整个行业发展带来巨大潜能。
数字四川云上大会之“5G双千兆+医疗”云上高峰论坛成功举办,探索5G时代下的智慧医疗新前景。
有了5G的赋能,传统医疗行业将迎来怎样的变化?

“5G双千兆+医疗”云上高峰论坛
5G+大数据时代,算力和算法下的未来医疗
中国健康大数据创新产业联盟副理事王春晖表示,5G新基建驱动下的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当下正处于消费互联网时代,5G正在把我们带入到物联网时代,5G是构建万物互联的基础。5G的规模应用,将会为更多的前沿医疗健康领域赋能。
发展医疗产业人工智能十分重要,人工智能由数据、算力、算法决定,王春晖表示在医疗行业中,高质量的数据极为重要。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系统遗传研究院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沈百荣认为,在发展智慧医疗时不应该忽略医疗的复杂性,只有高质量的数据才是智慧化医疗的前提。“一个医生的知识存储量是有限的,而5G将个性化的信息进行快速传递,这将会促进实现未来个性化的医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系统遗传研究院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沈百荣发言
注重智慧医疗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人的作用,要提升医患双方对5G的了解和认识。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理事长王文中说:“未来的健康不仅仅是通过医院来保障,凭借可穿戴设备、AI、5G等技术,未来的健康守护者就在身边。非接触医疗将成为现实。”
5G+远程诊疗,华西医院先行一步
疫情防控期间,远程问诊、远程CT等场景应用纷纷在四川落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四川电信一起,通过5G技术发挥抗疫作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案例便是华西医院放射科利用5G双千兆+远程CT扫描助手,为四川省甘孜州新冠肺炎患者和湖北黄冈患者进行了远程CT扫描,为患者病情诊治提供了有力支撑。
全国新冠肺炎医疗救治高级别专家组专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为民介绍,这次尝试意味着远程医疗由远程的咨询过渡到远程操作,由会诊模式过渡到实时操作模式。“此后我们也依靠5G双千兆网络打造了远程会诊的升级版,具有一键接入、高效互动、远程培训、教学等功能,改善了医疗资源不均的问题。”李为民院长表示,云平台的建设对于智慧医疗落地,促进医疗资源共享至关重要。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为民发言
据了解,在5G信息化帮助下,华西医院在疫情防控期间共为全省各市州定点医院开展了450次左右会诊,有效降低了四川患者的死亡率。中国—世卫组织联合考察组外方组长、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对四川利用5G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指导、重症危重症患者远程会诊给予高度评价,表示非常惊艳。
信息化技术的进步也将带来医疗服务的改变,比如原本占用不少医疗资源的慢性病复诊、随访、健康管理,当下可以通过5G、互联网来进行复诊。“在此次疫情发生后,我们在第一时间开通了互联网医院,通过互联网让患者找到医生进行看病开药,药品也能通过物流系统送至家中。而针对急重病人可以通过远程移动的ICU,通过5G就能实时监测远程病患的身体状态。”李为民说。
5G+智慧医疗,四川电信赋能医疗场景应用
依据5G网络化能力,四川电信在2020年围绕医疗行业做了众多探索,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蒋成介绍,凭借在5G基础网络、大数据,以及云计算方面的优势,四川电信在疫情期间积极开展了多类医疗应用。

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蒋成发言
四川电信针对医疗行业特点,推出了基于智慧医疗的5G解决方案,使得远程诊断、互联网医院等医疗智能化得以实现,协助医疗行业有序开展工作。四川电信在凉山州悬崖村开展全国首次灾难医疗演练,利用中国电信5G网络结合无人机技术进行偏远地区医疗急救智慧送药;与华西医院联合试点基于5G网络的多地远程会诊,通过5G+AI技术,完成对马边彝族自治县患者消化内镜诊疗操作等远程指导。
疫情期间,四川电信集中力量,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共计227家医疗卫生单位5G远程视频会诊系统,为华西医院医生对新冠疫情的远程医疗指导提供信息技术支撑;联合华西医院利用5G双千兆远程CT扫描助手,为湖北黄冈市黄州总医院新冠肺炎患者进行远程CT检查,是全国首个跨省5G+CT系统进行新冠肺炎诊疗的案例;同时,电信5G+机器人送餐在成都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正式上岗,5G+AI赋能医院免接触配送,在四川率先实现5G双千兆和智能机器人完美结合;此外,还有无人车消杀、智能体温监测等应用。
来源:ict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