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博物馆于2010年6月9日在天津创建天津金融博物馆,运用声、光、电、影、物等多种手段,以传统与现代多元化视角生动展现金融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事件和观念的演化轨迹,得到社会广泛好评。此后,应地方政府的邀请,陆续建立了中国基金博物馆(苏州2011),国际金融博物馆(北京2012)和金融科技博物馆(北京2015),并购博物馆(上海2015)后更名为上海科技金融博物馆(2019),产业金融博物馆(沈阳2016),井冈山革命金融博物馆(井冈山2018),中国保险博物馆(宁波2019),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馆(成都2019),中原金融博物馆(郑州2019)。我们也参与创建了香港金融博物馆(2018),其他主题博物馆也在筹备中。所有博物馆均是公益运营,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截至2019年10月,博物馆访客累计已超过350万人。包括张高丽、孙春兰、高云龙、辜胜阻、成思危、林郑月娥、周小川、陈元、梁振英、黄孟复、王钦敏、易纲、楼继伟、王伟中、徐乐江、冷溶、王东峰、刘明康、周正庆、马永伟、胡德平、黄奇帆、夏德仁等130多位领导和柳传志、马云、李彦宏、刘强东、周鸿祎、沈南鹏、方风雷、宁高宁、王石、唐宁、周世平等上百位著名企业家。英国前首相布朗、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银行家尼尔·布什(美)、著名学者奈斯比特(美)、尼尔·弗格森(英)、德·索托(秘)、辛格(以)、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以及十几位各国驻华大使到馆参观。
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在全国各地举办了超500场“博物馆金融大讲堂”、“读书会”、“江湖沙龙”和“下午茶”等品牌活动,引起广泛关注和好评,超过30万人现场与嘉宾交流,几千万人通过主流传媒参与互动。中国金融启蒙中心致力于金融启蒙和金融普惠的推广和研究,颁发的金融启蒙贡献奖和金融文化遗产计划正在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业界标识。
博物馆举办了“中英金融史”“美联储的100 年”“社会集资与金融安全”“我的住宅我的金融” “井冈山革命金融展”“女性与金融”“科技金融展”等几十个专题展及全国巡展。数百家金融机构、企业和大学在博物馆内举办年会、论坛和庆典活动,成为当地的金融文化地标。
博物馆积极推动“并购交易师”、“区块链”和“革命金融”的认证培训,参与颁发中国并购专项奖、中国基金业奖和金融科技创新奖等获得业界广泛认知的奖项。与中国保险学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国并购公会、全球区块链商业理事会(GBBC)等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联盟。
中国金融博物馆参与创建中国货币与金融博物馆联盟,国内已有38家成员加入。中国金融博物馆还加入了拥有28家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理事成员的全球金融博物馆协会(IFFM),并担任2015-2017年度联席主席。中国金融博物馆在主办的中国金融启蒙年会、中国并购基金年会和中国金融藏品博览会等已经成为业界品牌。
刘明康、胡德平、吴晓灵、苏宁、王洪章、魏迎宁、蔡鄂生、唐双宁、欧阳泽华、李占通、田源等金融界与企业界领袖以志愿者身份加入推动中国金融博物馆在各地的创建。著名学者余永定、夏斌、张维迎、陈志武、曹远征、许小年、田源、巴曙松和李炜光等加入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包括任志强、王梓木、俞敏洪、阎志、潘石屹等30位企业家加入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理事会。
中国金融博物馆近年来获得了“年度博物馆奖”(看历史杂志2012) 、“社交服务奖”(新周刊杂志2012)、“公益创新奖”(华尔街日报2013)、“公益慈善奖”(南方周末2014)、“并购创新奖”(美国并购顾问协会2017)、“中国公益人物奖(公益时报2017)、“达沃斯区块链创新奖2017”和“达沃斯区块链公益奖2018”(达沃斯论坛)等奖项,在金融、商业、历史和艺术领域建立了广泛的影响。
金融是我们的朋友。金融启蒙与金融创新让我们人生安全、财务自由、体验快乐。发现历史、定位当下、参与未来,是中国金融博物馆的使命。
欢迎社会各界与中国金融博物馆联系,建立战略联盟,共同推动中国金融启蒙、金融普惠和金融生态发展,提升中国金融安全能力,巩固国家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