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绿”非洲——中非商路融入东方茶文化
来源:新华社
4月27日,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猴坑村,“90后”新农人项凡运用无人机帮助茶农在山区间运送农具、茶叶等货物。新华社记者 杜宇摄
哈鲁纳说,中国茶风靡非洲,称得上家喻户晓。
起源于中国的“东方树叶”——茶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更成为诸多非洲人在高温干旱条件下解渴去火的每日必备。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茶叶出口量为36.75万吨,出口额17.39亿美元;中国茶叶出口量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中,有7个是非洲国家。
中国与非洲虽相距遥远,但哈鲁纳坚信:“世界上和中国文化最相似的就是非洲文化,两个大陆历史上就已因商路相连,又借文脉走近。”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国与非洲对发展的共同渴求以及它们各自的发展阶段、禀赋决定了中非合作发展“互有需要、互有优势、互为机遇”。中国茶叶出海潮起,正是中非商贸互利合作的生动例证。
千年前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曾将对外开放的贸易大港广州与东南亚、中东,乃至非洲相连,中国茶叶飘香非洲的故事由此开幕。
而今由一片片“东方树叶”连接起来的“世纪经贸动脉”在新时代中焕新。越来越多的中国茶企热衷深耕非洲市场,为当地民众量身定制茶叶。
在黄山一品有机茶业有限公司的展厅里,近50种出口茶叶产品将货架挤得满满当当。“我们会针对非洲各国饮用习惯、口味等,开发不同产品。”该公司出口业务负责人程海霞以西非地区为例说,当地人习惯用小壶煮茶,公司研发的25克小盒装适宜单次取用,一经推出就占据了公司出口业务的90%。
“非洲多数国家不产茶,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中国企业一系列新举措对于激活当地市场、带动就业而言,是一大利好。”她说。
从2020年的1000多万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预计6500万美元,这家公司对非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近60%。然而程海霞的信心远不止于此,“考虑到非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马里办事处的规模,将在非销售的茶叶价格再降一点”。
在黄山王光熙松萝茶业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吴伟伟看来,中非茶叶合作不仅是有前景的经济事件,更是“有温度的文化故事”。


免责声明:
长
按
关
注
中非民间商会公众号
微信号 : CABC2006
新浪微博:@中非民间商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