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进出口规模 这个地方连续9年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来源:中非经贸博览会综合
近日,在义乌港海关监管场所,装载着LED灯泡等日用品的集装箱,正准备发往坦桑尼亚。作为金华对外贸易的重要物流枢纽,义乌港平均每天有数百个集装箱出口非洲。
在金义综合保税区,来自非洲的铜、铝、原木、农产品等货物,运抵入境后直达前海现货交收仓,通过大宗商品交易服务体系,为金华及周边省市的企业提供服务。
“一出一进”,尽显浙江省金华市在中非贸易中的枢纽地位。
金华地处浙江中部,却是一方开放高地,也是对非合作的“桥头堡”,其广度和深度处于浙江乃至全国城市前列,成为中非合作的市域样本。
近年来,金华市积极拓宽对非贸易渠道,把开展对非贸易作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与众多非洲国家(地区)建立贸易往来,不断扩大非洲市场“朋友圈”,推动对非贸易规模稳步扩大、结构持续优化。
从贸易规模来看,金华对非进出口规模及出口规模连续9年占全国对非出口总额8%以上、居全国地级市第一。2023年,金华对非贸易规模突破千亿元,占浙江对非洲进出口的30.8%,居全省首位。
非洲商人在金华、金华商人在非洲,他们共同成为中非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的受益者和见证者。
来自塞内加尔的苏拉在义乌做外贸生意已有20多年,他也是义乌国际商贸城里中国商户的老朋友。苏拉说,“义乌有丰富多样的商品、便捷快速的物流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我不仅把优质的义乌小商品销往塞内加尔国内,也把塞内加尔的海鲜、花生和原木带到中国,去年在义乌发出了4000多个集装箱。”
非洲产品正源源不断地从金华进入中国。依托自贸试验区、综保区及专业市场、物流枢纽的优势,金华逐渐成为非洲商品在中国的集散中心。1—7月,金华自非洲进口75.9亿元,同比增长23%。进口货物中,既包括特色优势商品,也包括未锻轧铜及铜材、木材、铜矿砂等资源类产品。
金华不遗余力优化营商环境,将更多非洲客商“请进来”。近三年,非洲投资人在金华投资企业总量保持快速增长,截至8月末,该市登记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中,非洲国家的企业有1822户,数量居浙江省第一。
非洲商人在金华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同样,金华商人在非洲也做得红红火火。
来自金华的黄再胜在坦桑尼亚创业发展近20年,一步一个脚印将小公司发展成了大集团,他投资的中坦工业园建成后有望吸引350多家企业入驻,预计可为当地提供超10万个就业岗位。
在阿尔及利亚,由金华企业承建的住宅、学校和商场拔地而起;在卢旺达和埃塞俄比亚,“eWTP义乌全球创新中心”启用运行;在尼日利亚、赞比亚,由金华企业承建的小水电项目点亮了千家万户……
着眼于非洲工业化巨大潜力和农业现代化现实需求,金华市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全面探索中非产工贸一体化合作新模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3万名金华籍商人长年在非洲经商,且数量还在增长。
截至目前,金华全市从事对非跨境贸易的企业超1万家,非洲在金华注册企业近2000家,有3万多金华籍商人常年在非洲经商,每年有近8万人次非洲朋友到金华来工作和生活。
从贸易结构来看,2014年以来,金华对非洲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从2014年的37.0%提升至2023年的45.8%,超过劳密产品成为最大出口商品类别。其中,电工器材、家用电器、太阳能电池出口比重分别提升1.1、1.8和0.9个百分点。此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从0.8%提升至2.1%。
end




摩洛哥和英国商务考察
启动报名

启动报名 | 摩洛哥和英国商务考察
免责声明:
长
按
关
注
中非民间商会公众号
微信号 : CABC2006
新浪微博:@中非民间商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