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盛金秋,助梦起航——水北商会2024年度奖优助学仪式在水北镇政府举行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十年寒窗苦读日,万里鲲鹏展翅秋。为继承和发扬“尊师重教、崇德尚学”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的教学热情和学习动力。9月10日下午,2024年度水北镇教师节表彰大会暨水北商会奖优助学仪式在水北镇政府举行。水北镇党委书记陈海宾,镇党委副书记李小刚,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符琦石浩,水北商会会长敖志良,副会长钱细平,秘书长傅小勇,商会公益事业发展部部长兰少林,水北中学校长罗时辉,以及水北中学全体教师、优秀学生代表、中考优秀学生家长代表等参加。会议由水北镇党委副书记李小刚主持。
会议主要议程:水北镇为水北中学的先进个人颁奖;水北商会表彰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水北镇和水北商会对2024年中考优秀团队进行奖励。
据悉,商会结合《奖优助学实施方案》和《奖扶政策优化方案》,2024年秋季在“奖优扶困”活动共计捐资12.1万元(其中3.8万元在8月19日水北商会“奖优扶困”水北籍大学新生座谈会上发放),以支持家乡教育事业。

表彰会上,水北商会奖励优秀学生26名,其中每个年级第一名200元、第二名150元、第三名100元;给予水北中学26名班主任每人每年200元补贴;奖励优秀教师(3-9年级)26名,以渝北片区统考为依据,每学科成绩第一名600元、第二名300元;奖励考入一中、四中优秀学子15名,每人1000元;奖励考入新钢、渝水一中优秀学子14名,每人500元;班级奖励考取一中、四中8名为标准,每名奖励800元,9名每名奖励900元,依此类推;考取渝水一中、新钢中学、北师大、渝水二中8名为标准,每名奖励500元,9名每名奖励600元,依此类推;班子成员奖励,以上一年重点高中录取率为依据,达到14%奖励9500元,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增加1000元奖励;水北商会此次共计捐资8.3万元用于支持“奖优助学”系列活动。
荣誉时刻

优秀教育工作管理者和优秀保教员

优秀班主任

优秀教师


班主任


考入一中、四中优秀学子


考入新钢、渝水一中优秀学子



3-8年级前三名

年级成绩渝北片区第一名

年级成绩渝北片区第二名

水北镇、水北商会对2024年中考优秀团队进行奖励

优秀学生胡可心代表发言

优秀教师代表发言

水北中学校长罗时辉讲话

水北商会副会长钱细平
水北商会副会长钱细平受水北商会会长敖志良委托,代表商会向在座的同学和辛勤耕耘在教育一线的全体教师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他表示,自水北商会创立伊始,一直将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为促进水北镇教学质量提升,鼓励教师和学生形成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水北商会与水北镇政府及水北中学多次深入交流。围绕《水北商会奖优助学方案》不断探索、改进和完善,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力求让每一笔资金都能精准助力教育质量的提升。同时,要特别感谢水北镇政府对水北中学奖优助学资金配套的大力支持。正是由于镇政府的积极投入与配合,商会的奖优助学计划得以更加全面、有效地实施,为水北中学的师生提供了更多的激励和帮助。这份支持不仅是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更是对水北商会初心的肯定与鼓励,让商会在回馈家乡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
自商会成立起,水北商会便开始发起“奖优助学”活动,迄今为止,已累计捐资200多万元,用于奖励和扶助家乡中学的优秀学生和大学新生以及奖励优秀教师。
水北商会将更加积极投身于水北镇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实际行动为培养新一代优秀人才、促进家乡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水北镇党委书记陈海宾
水北镇党委书记陈海宾代表镇党委、政府向水北镇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向这次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镇教育事业发展的水北商会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陈海宾书记提出了三点希望:一要认清形势、掌握主动,坚定育人育才信心决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二要厘清思路、明确举措,提升教育教学质能效能。目前,我镇教育发展正面临新的挑战,在校学生逐年减少、办学规模日益萎缩、青年教师流失严重、硬件设施更新乏力,教育逐步“边缘化”和“离土化”。如何破解我镇教育的困局,走出一条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突围之路,水北全镇上下必须坚持把教育作为基础工程、民生工程、社会工程和未来工程来抓,紧扣校园建设、学生素养、师资队伍、办学品质“四提升”目标,持续加大教育投入,逐步改善教学条件,不断建强教师队伍,精准落实资助政策,切实擦亮“学在水北”教育品牌。
三要转变观念、合力抓教,压实治教治学严度密度。教育事业是一项协同性强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人才观、学生观,全社会共同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
审核 :简蜂 周慧娇
编辑:吴青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