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5011043254
service@qushanghui.com.cn
商会动态

他山之石——中非合作论坛高峰会即将开启

北京哈尔滨企业商会
新闻来源: 北京哈尔滨企业商会
查看次数:1155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即将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和非洲国家在南南合作范畴内建立的集体对话机制,是中非友好合作的重要平台。北京哈尔滨企业商会收集和整理了部分中非合作论坛的信息,供会员学习参考。 

     


     一、成立背景:中非合作论坛由中非双方共同倡议和推动成立的。早在20世纪90年代,非洲国家纷纷提出希望与中国加强对话与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实现共同发展。中国政府积极响应非洲国家的愿望,经过双方深入沟通和协商,决定建立中非合作论坛这一集体对话机制。

     2000年10月,首届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中非合作论坛正式成立。
     二、组织架构:论坛包括部长级会议、高官会议等。部长级会议每3年举行一届,高官会议在部长级会议召开前一年举行,为部长级会议做准备。2024年是中非合作论坛高官级和部长级的峰会,也是中国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活动。 
     三、会议主题: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是中非合作论坛第四次以峰会形式举办,中非双方将围绕“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主题共话未来。
     四、重要意义:
     举办中非合作论坛的意义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
     推动中非在政治上互尊互信,高层交往密切,对话交流深入。中国同非洲各国和非盟等地区组织关系深入发展,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和战略对话机制,中国支持非洲国家自主解决地区热点问题和一体化建设。
     推动中非在经济上互利互惠,务实合作不断深化。双方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对非贸易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在基础设施建设、援助等方面成果显著。例如,中国援建的非盟会议中心落成移交,为非洲国家援建了众多学校、医院、抗疟中心和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等。
     促进中非文化互学互鉴,人文交流日趋活跃。一系列交流活动相继启动,中国为非洲国家培训各类人员,提供政府奖学金名额,在非洲设立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中非高校也开展合作。
     推动中非在国际事务中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在联合国改革、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上密切配合,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五、成果与影响:
     自中非合作论坛开启,双方取得的成果是多样的:
     促进了贸易增长。中非贸易额持续增长,中国从非洲进口农产品金额连续多年增长,非洲特色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丰富了中国百姓餐桌,也促进了非洲农业发展。
     推动了中国对非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企业在非洲参与了大量基础设施项目,如公路、铁路、港口等建设,改善了非洲的交通状况和发展环境,例如克里比-罗拉贝高速公路的建设。
     改善了非洲国家民生。在减贫、农业、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的合作项目,提升了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像“减贫惠农工程”培训农业人才、推广技术,以及开展“光明行”活动为白内障患者提供免费治疗等。
     提高了非洲国家管理能力。通过技术转让、人才培训、合作办学等方式,帮助非洲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培养了各类专业人才,促进了非洲国家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如鲁班工坊在非洲的建设。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成为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新征程,深化各领域合作新动能,续写中非人民相知相亲友谊新篇章。 



      北京哈尔滨企业商会将持续报道中非合作论坛高峰会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