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新闻丨创新合作机制 实现互利共赢——广安市人民政府驻重庆办事处领导一行莅临我会交流座谈
一、广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广安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家乡,位于四川省东部,毗邻重庆市,1993年设立地区,1998年撤地设市,辖两区一市三县(广安区、前锋区、华蓥市、邻水县、岳池县、武胜县),幅员面积633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50万。广安坚定实施同城融圈、优镇兴乡、品质主导、产业支撑“四大战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是经济发展量质齐升。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排全省第8位。财税收入实现“两个10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05.7亿元、增长10.9%;全口径税收收入超100亿元、达到102.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8%、排全省第7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7.7%、4.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排全省第4位。
二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优先做强工业,和邦、利尔、诚信、玖源“四个百亿”工业项目加快建设,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1200亿元、税收120亿元。广安新桥化工园区扩区调位获批,广安经开区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评中排西部地区第7位,是国家确定的西南地区唯一的全国发展农药产能重点园区。坚定做活文旅,围绕做靓“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居·嘉陵江畔游”新名片,做强邓小平故里景区红色文化和文博产业,着力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进华蓥山川渝文旅一体化发展,规划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依托全省嘉陵江旅游风景道建设,打造嘉陵江山水人文旅游带。持续做优农业,岳池现代农业产业园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2023年获评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市。
三是重点改革取得突破。四川省委、省政府为广安量身制定并出台《关于支持广安深化改革开放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意见》,省委改革办、省发改委配套出台120项支持政策清单和项目建设清单。川渝高竹新区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川渝两省市统计部门印发“两区”改革统计分算办法。市属国企改革成效明显,广安是四川省第6个拥有2家AA+国企的市(州)。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广安将大力实施“改革深化年”行动,聚焦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等方面先行突破,加快形成若干标志性改革成果。
四是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广安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我们正系统推进儿童友好型、青年发展型、老年关爱型城市建设,成功争取到“十四五”全国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成为全国首批全域通过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国家评估认定的地级市。
二、主导产业情况
全市共拥有绿色化工、装备制造、医药健康3个优势产业,电子信息、先进材料、食品轻纺3个特色产业和1批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绿色化工产业。
(二)装备制造产业。
(三)医药健康产业。
(四)电子信息产业。
(五)先进材料产业
(六)食品轻纺产业。
(七)战略性新兴产业(与“33”产业有重复)。
三、工业园区情况
全市共有市级及以上工业园区8个,其中国家级经开区1个(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经开区5个(四川广安临港经济开发区、四川华蓥山经济开发区、四川岳池经济开发区、四川武胜经济开发区、四川广安川渝合作高滩园区)、省级高新区1个(广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市级工业园区1个(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前锋园区)。全市各级开发区已建成面积77.18平方公里,2022年修建标准厂房68.3万平方米,已建成标准厂房1217.4万平方米。2023年1—12月,修建标准厂房38.93万平方米,已建成标准厂房983.31万平方米。2022年,全市各级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93.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4.2%,其中,产值在200亿元以上的开发区4个(前锋工业园区、华蓥山经开区、岳池经开区、广安高新区),全市各级开发区工业企业实现税收24.1亿元,占全市工业总税收的81.4%。2023年1—12月,全市各级开发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737.34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9.8%,全市各级开发区工业企业实现税收22.8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税收的75.67%。
四、能源能耗情况
(一)工业用电情况。2022年,工业用电量47.11亿千瓦时。2023年1-12月累计发电量1627488.28万千瓦时,其中:火电1404727.50万千瓦时,水电182340.65万千瓦时。
(二)工业用气情况。2022年,工业用气总量11.59亿立方米。工业用天然气8135万立方米;2023年1-12月,累计用气量119238万立方米。
图、编辑、排版丨张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