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5011043254
service@qushanghui.com.cn
商会动态

张芸琪:现在最大的红利在非洲

中非民间商会
新闻来源: 中非民间商会
查看次数:1269
来源:南风窗·盐财经
1996年,父亲张华荣在东莞办鞋厂时,张芸琪还是个小女孩。28年过去,曾经的小女孩已经是集团副总裁,并管理着埃塞俄比亚华坚轻工业园。

2011年,张芸琪的父亲把鞋厂开到了非洲,自那以后,华坚集团在非洲的发展超乎意料。


去非洲13年,当初的鞋厂已经发展为一个轻工业园区。张芸琪说,他们公司出海的历程,可以说是中国制造业企业出海的一个缩影。


近日,在“中企出海,迎浪造潮”南风窗2024年春季峰会上,张芸琪以《东非‘新丝路’的发展与探索》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她通过华坚集团在非洲13年的发展所得经验,分享了企业出海时所面临的机遇和困难,给众多想要出海的企业,提供了鲜活的建议和指导。



以下是张芸琪演讲(有删减):


随着家族企业的变迁,我们的脚步从中国的东莞走到江西,又从江西走到了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可以说,我们企业的出海和成长,映射着中国企业这些年的出海和成长。


我们华坚集团于1996年在东莞成立,我父亲最早在江西做鞋,后来到了东莞也是做鞋。2011年,我们去到了非洲埃塞俄比亚,继续做鞋。然而,我们在非洲的业务不仅局限于鞋业,还涉足产业园的建设。


企业走出国门通常会遇到许多挑战,但这些困难也是机遇。2011年我们进入非洲时,去的企业特别少,我们因此获得了许多政策优惠,其中包括在埃塞俄比亚获得了2000亩土地,后来发展成我们的工业园。



   在非洲投资,投什么?    




在非洲经商,初始阶段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到了后面你会发现,在非洲很容易跨界。像我们从一个劳动密集型的鞋厂发展到如今的产业平台,涉及了多个行业。

而且,目前在非洲做品牌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非洲人对品牌意识并不强烈。只要包装漂亮,广告做得足够多,他们就会喜欢购买这个产品。因此,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出海到非洲市场有着大量的机会。

那大家就要问,去非洲投资要做什么?

首先,选择你了解并熟悉的行业。比如你在国内从事建材行业,可以考虑在非洲发展房地产业。

其次就是做民生行业,衣食住行,比如我们每天喝水的矿泉水瓶、纸巾、服装、鞋帽,还有建筑、建材、房地产。

如果选择制造业,尽量选择可以就地取材的产品。虽然大部分产品无法就地取材,但有一些还是可以的,比如我们在与客户合作时发现,非洲有许多原材料可以制成产品。因为本地没有这种能力,也没有这种思路把原料变成产品。

另外,不要与当地人竞争,做他们已经在做的生意,要做他们做不了的生意。与他们共荣共生,创造增量市场,而不是去争夺存量市场的利益。



   “我们吃过的亏,无限分享给大家”    



我们这些早期出海的人,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这些成果不一定能百分之百复制给其他人,但我们吃过的亏、走过的弯路、付出的学费是可以无限分享给大家的。


我们在非洲有一个经验教训,那就是不要过度扩张制造业工厂规模。制造业可以在非洲展开,但规模不宜过大,一两千人规模已经足够。如果你想扩大规模,可以考虑在其他地方开展业务,更换团队,并申请新的营业执照,同时还能享受一定的免税政策。


另外,无论我们去哪个国家考察,首先要看这个国家是否有工业园。如果一个国家积极推动工业化,那么它一定会有自己的工业园。在工业园里,我们可以了解到该国家微观的经济模式,包括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工业园内的产业结构也可以反映政府的政策倾向。


因此,在海外投资时,一定要选择符合当地政府政策支持的行业,避免与本地人竞争,或涉及本地政府保留的行业。我们出海去投资,安全永远大于我们所有财富的积累。


未来全球最大的人口红利在非洲。非洲目前拥有14亿人口,而且出生率极高,但基本没有工业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中国人对非洲的投资已经开始从贸易向工业转型。


现在在非洲的许多国家,特别是比较稳定的国家,中国企业开设的工厂应该会遍地开花。


通过这些分享,我希望大家能明白,去海外投资是有机会的,但同时也充满挑战。我们需要尊重当地文化,遵循当地政府的政策,同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去应对各种挑战。


END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除原创文章外,其他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时会标明出处。转载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问题,请通过后台留言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会删除相应内容。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中非民间商会公众号

微信号 : CABC2006

新浪微博:@中非民间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