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电力与亚吉铁路签署解决供电问题备忘录

非洲要闻
Africa
▼
非洲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累计超1210万例
点击标题展开详情
根据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月23日数据,非洲累计确诊新冠病例达12,102,580例,累计死亡 254,594例,累计治愈10,899,483例。(2022-5-24非洲疾控中心)
▼
标普将南非信用评级前景上调至正面
点击标题展开详情
据南非独立传媒网站5月23日报道,评级机构标普宣布将南非信用评级前景从“稳定”上调至“正面”,同时确认长期外币和本币债务评级分别为“BB-”和“BB”。
标普指出,近期南非有利的贸易条件改善了外部和财政轨迹,但是其涨幅部分被供给侧出口量限制所抵消。该国相当庞大的净外部资产头寸、灵活的货币汇率和深厚的国内资本市场为外部融资变化提供了强大缓冲。由于自俄乌冲突开始以来主要金属及矿产出口价格大幅上涨,预计南非将在2022年连续三年实现经常账户盈余,但是其盈余规模可能低于2021年。此外,标普表示,包括发电多样化、第三方进入货运铁路网、国有企业私有化以及矿业监管改革在内的经济改革措施可能会给南非经济增长带来好处。(2022-5-24驻南非使馆经商处)
▼
加纳经济增长或将放缓
点击标题展开详情
据加纳《财经时代报》5月20日报道,根据全球评级机构惠誉发布的最新月度报告,由于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政府征收1.5%电子交易税及财政紧缩引发的消费与投资不足等负面效应,加纳2022年经济增长恐难以实现政府设定的5.8%目标,而2021年经济增长率为5.4%。该报告指出,不断下降的经济前景信心显示未来固定投资前景暗淡,显示制造业下降,营商环境不断恶化,预计加纳2022年经济增长在4.5%-5.5%之间。(2022-5-20驻加纳使馆经商处)
▼
联合国提示坦桑尼亚粮食安全风险上升
点击标题展开详情
坦桑尼亚主流媒体《公民报》5月22日报道,根据联合国“粮食安全阶段综合分类”分析,今年5月至9月,坦桑尼亚面临粮食危机的人口比例将提升至17%,较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的13%大幅提升,主要原因是降水不足。坦气象局预测,今年坦降水量将低于往年平均水平,坦大部分地区很可能面临降水不足问题。降水不足将导致生活和农业用水短缺,进而导致粮食减产和粮食价格上涨,从事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农户将受到严重影响。(2022-5-24驻坦桑尼亚使馆经商处)
▼
坦桑尼亚向南共体成员国开放资本账户
点击标题展开详情
坦桑尼亚主流媒体《公民报》5月20日报道,根据坦政府5月13日公布的2022年外汇管理规定,坦将向南共体成员国开放资本和金融账户,以促进区域内证券交易。该规定允许坦居民通过证券投资基金向东共体和南共体居民购买、发行、出售、转让证券和息票等,交易方收付款应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并通报坦央行。此外,坦居民向东共体和南共体发行证券必须获得坦政府批准,坦政府将审查证券发行目的,获批后7日之内须通报坦央行、坦资本市场和证券管理局。(2022-5-22 驻坦桑尼亚使馆经商处)
◆ ◆ ◆ ◆
行业动态
Industry
▼
坦桑尼亚将放开5G领域投资
点击标题展开详情
坦桑尼亚主流媒体《公民报》报道,5月20日,坦政府宣布将允许运营商投资5G网络技术。坦通信和信息技术部长纳佩•姆纳乌耶表示,坦信息技术发展需要更高效的网络服务,5G技术的运用将有助于实现2025年坦网络覆盖率达80%的目标,为坦数字经济转型奠定基础。他表示,5G领域投资申请流程将于近期公布,欢迎准备参与5G网络试运营的投资者提交申请。此外,坦通信监管局准备向电信服务供应商公开出售5G频谱。(2022-5-23驻坦桑尼亚使馆经商处)
▼
世界最长电信光缆登陆吉布提
点击标题展开详情
据民族报消息,2Africa电信光缆于5月13日在吉布提登陆,作为登陆该国的第9条电信光缆,其将进一步增强吉布提电信连通能力。2Africa电信光缆连接欧亚非三个大陆,长约4.5万公里,是有史以来最长的海底光缆,建成后可支持高达180Tb/s的数据传输,服务于33个国家和地区。2Africa集团由Facebook、中国移动国际、MTN Global Connect、Orange、沃达丰、埃及电信、STC(沙特电信公司)和WIOCC等公司组成,该海底光缆项目由法国阿尔卡特海底光缆公司(ASN)负责实施。(2022-5-22驻吉布提使馆经商处)
▼
纳米比亚旅游市场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点击标题展开详情
纳米比亚《太阳报》《经济学人网站》报道,纳米比亚酒店协会首席执行官Gitta Paetzold发布了2022年4月旅游住宿统计数据。4月访纳外国游客达13047名,全国酒店住房率超过36.5%,去年4月为27%,2020年4月仅为1.3%。数据显示纳旅游业正逐渐接近疫情前水平。2022年在纳住宿的客源有47%来自欧洲,其中多数来自德语区国家(德国、瑞士、奥地利)。2019年在纳住宿的客源有50%来自欧洲。
Paetzold强调,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纳米比亚的旅游市场已恢复到几乎正常的水平,并且近几个月来纳米比亚旅游企业积极营销,业界对当前的旅游业复苏充满信心。这一趋势将继续下去,因为全球旅游业对纳米比亚有着巨大的兴趣和需求。(2022-5-20驻纳米比亚使馆经商处)
▼
南非能源监管机构确认首批两个100兆瓦项目完成注册
点击标题展开详情
据南非工程新闻网站5月23日报道,在去年8月份修订《电力监管法》附表2后,南非能源监管机构(Nersa)确认首批两个100兆瓦项目已经完成注册,即允许在无许可证情况下进行100兆瓦以下项目。以上两个太阳能光伏项目均位于西北省,由Sola集团及其合作伙伴为Tronox矿砂开发、融资、建设和运营。除了Nersa注册之外,两个项目还在争取获得环境影响评估(EIA)授权以及Eskom电网连接预算报价。Sola集团表示,预计两个项目将在7月份完成融资,之后需要14个月建设期才能进入商业运营,其预期运营寿命约为30年。(2022-5-24驻南非使馆经商处)
▼
埃塞俄比亚电力与亚吉铁路签署解决供电问题备忘录
点击标题展开详情
据2merkato网站5月16日消息,埃塞俄比亚电力(EEP)与亚吉铁路(EDR)联合签署合作备忘录,以解决铁路运营中的停电问题。双方表示,备忘录的签署对双方实现互利共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双方深化其他领域合作奠定了基础。双方在备忘录中提出将为解决铁路电力供应问题设置专门技术委员会,由技术专家全天候做好应急保障,以确保突发紧急情况下铁路牵引站供电正常。EEP和EDR双方同意在后续专家建议基础上采取共同行动,并支持EEP履行运营和维保职责,以探索解决铁路供电问题的长期方案。(2022-5-22驻埃塞俄比亚使馆经商处)
◆ ◆ ◆ ◆
国际经济金融
Economy
▼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首席经济学家展望》呼吁——加强全球合作应对共同挑战
点击标题展开详情
5月23日,在世界经济论坛2022年年会召开之际,该论坛发布了季度研究报告《首席经济学家展望》。报告汇集了世界主要金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们对世界经济前景的预测及见解,呼吁决策者加强全球合作应对危机挑战,投资人力资源为未来经济发展做好准备,以及通过加强经济一体化、知识共享和多样化来增强抗风险能力。报告预测,2022年全球经济活动将下降,通胀将上升,实际工资水平将下降,粮食不安全问题将加剧,全球经济碎片化将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与此前对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复苏的预期相反,最新预测显示,2022年北美、拉美、南亚和东亚、撒哈拉以南非洲、中东和北非等地区的经济前景仅为温和,欧洲的经济前景疲弱。
报告预测,全球工资水平将呈普遍下降趋势,发达经济体的平均实际工资将在近期下降,低收入经济体的实际工资亦将减少。乌克兰危机、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相关的供应链冲击正在影响通胀预期。跨国公司正被迫重新调整供应链,这可能导致新的经济阻隔和进一步的价格螺旋式上升,出现供应链碎片化和政治化。政府和企业正在重新思考其在应对供应链受阻、自给自足和保障供应安全方面的方法,预计跨国公司很可能在未来3年实现供应链本地化和多元化。
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乌克兰危机及其影响又强化了这一趋势。预计未来3年,商品、技术和劳动力市场的分化程度将进一步加剧,服务业将保持稳定或更加全球化。世界经济论坛常务董事扎西迪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深远影响。在债务、通货膨胀和投资方面,各国政策制定者面临艰难选择和权衡。对此,政府和企业的领导人必须认识到全球合作的必要性,以防止世界各地数百万人陷入经济困境和饥饿。(2022-5-24 经济日报)
◆ ◆ ◆ ◆
中国经济金融
China
▼
LPR改革以来5年期以上品种首次单独下调——降低实体经济中长期融资成本
点击标题展开详情
5月20日,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1年期LPR为3.7%,与上月持平;5年期以上LPR为4.45%,比上月下降15个基点。这是LPR形成机制改革以来,首次出现1年期LPR不降、5年期以上LPR下降,而且创下最大降幅纪录。业内专家认为,这种结构性降息体现了在当前稳增长的关键时期,金融加大力度为实体经济纾困,提振有效需求,稳定经济增速。此次LPR调整,可以看作是对近期政策“喊话”的落地落实。专家表示,5年期以上LPR下行,有助于落实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减轻居民房贷利息压力,稳定投资、消费和宏观经济基本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当前,全球通胀高位波动,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加快收紧,国际形势更趋复杂多变。此时LPR降息是否会对国内货币政策空间产生较大制约?对此,专家判断,鉴于年内国内通胀形势整体温和可控,今年人民币汇率弹性空间较大,海外金融环境收紧不会对国内央行货币政策取向有实质性掣肘。事实上,中美货币政策“错位”在2014年至2015年及2018年都曾出现,当时均未影响人民银行“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取向。就近期而言,2021年四季度以来市场对美联储政策收紧预期已较为充分,美联储也先后启动加息和减码购债,但这并未影响国内央行去年12月和今年4月两度降准及今年1月降息。(2022-5-24 经济参考报)

-The End-
长
按
关
注
中非民间商会公众号
微信号 : CABC2006
新浪微博:@中非民间商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