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北非地区上半年签订千亿美元基建合同/ 非洲最大风电项目设备从中国运往埃及/ 喀麦隆计划2024年实施首都雅温得城市改造项目

🚩
埃及说愿就新一轮巴以冲突主办峰会
中东北非地区上半年签订千亿美元基建合同
📰 南非8月制造业产出增幅放缓
盖茨基金会支持加速非洲和全球mRNA疫苗创新与生产
📰

肯尼亚总统鲁托、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相继抵京参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10月15日下午,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肯尼亚总统鲁托抵达北京,将对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这也是鲁托自2022年9月上任以来首次访华。据外媒报道,鲁托将在本届论坛高级别论坛上发表题为“数字经济作为新的增长源”的主旨演讲,强调肯尼亚在信息和通信技术和创新方面的进步。此外,他还将参加肯-中投资者圆桌会议,推动中国企业在肯尼亚的投资。
另据报道,10月16日早上,来华出席本届高峰论坛的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乘机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2023-10-15全非网(allafrica.com)/10-16央视新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非洲多国主流媒体发布《“一带一路”中非媒体行动倡议》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召开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日前联合非洲多国主流媒体发布《“一带一路”中非媒体行动倡议》。
《倡议》倡导中非媒体以合作拍片、高端访谈、影视巡展、举办融媒体活动等多种形式,推动双方合作创新,增进共识,深化中非友好,促进民心相通,得到非广联等50多家非洲媒体组织和机构积极响应。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总台CGTN还将与非洲合作媒体同步上线新媒体专栏,常态化展示中非媒体合作的精品优质内容;在非洲合作媒体平台展映“一带一路”主题精品纪录片;联合推出特别节目《共话丝路》,解读“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实践。
——2023-10-15央视网 /中国青年网
埃及说愿就新一轮巴以冲突主办峰会
埃及总统塞西15日说,埃及愿意就新一轮巴以冲突主办国际及地区峰会,以探讨巴勒斯坦问题。
根据埃及总统府发表的声明,塞西当天在国家安全会议结束后表示:“除了‘两国方案’,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没有其他办法”。埃及反对以色列迫使加沙人民流离失所的政策,以及任何“以牺牲邻国利益为代价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企图”。塞西强调,埃及准备尽一切努力“实现局势稳定,以启动并恢复真正的和平进程”。
——2023-10-15新华网
中东北非地区上半年签订千亿美元基建合同
全球房地产咨询公司仲量联行在其最新的建筑市场情报报告中指出,今年前六个月,中东和北非地区共签订价值总额达1010亿美元的基建项目合同,其中沙特、阿联酋居前两位,分别贡献440亿美元、230亿美元基建合作。
埃及今年上半年的新授基建项目价值同比有所下降,约为7.71亿美元,但该国拥有大量即将推出的项目储备。目前,中东和北非地区建筑业累计订单的项目价值超过3万亿美元,其中,沙特、阿联酋和埃及三国的占比达到60%以上。沙特所占份额最大,为35%,相当于约1.3万亿美元,阿联酋、埃及各5000亿美元左右。
——2023-10- 13 财联社
非洲最大风电项目设备从中国出发运往埃及
10月12日,由中波公司船舶承运的出口风电设备从南通吕四港开航前往埃及,将用于中国企业承建的500兆瓦苏伊士湾风电项目。这些风电设备包括28节塔筒、21片风叶、7台主机和7个轮毂,组装后叶尖高度180米,转子直径171米,是中波公司承运的42套风电机组全程物流任务中的第一载。
埃及500兆瓦苏伊士湾风电项目去年10月签约,位于开罗东南300公里处。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产生约27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100万吨。项目建设期间可为当地提供1000多个直接就业机会。
——2023-10- 12上观新闻
南非8月制造业产出增幅放缓
南非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8月南非制造业产出同比增长1.6%,增幅低于7月的2.2%,但已连续第五个月实现同比增长。其中,石油、化工、橡胶和塑料制品同比增长7.2%,对总体产出贡献1.4个百分点;基础钢铁、有色金属、金属制品、机械产品同比增长4.0%,对总体产出贡献0.8个百分点。
南非统计局表示,在截至8月份三个月内,经季节性调整后的南非制造业产出环比下降0.4%。其中,食品饮料产品环比下降3.8%,对总体产出贡献-0.9个百分点;石油、化工、橡胶和塑料制品环比下降2.9%,对总体产出贡献-0.6个百分点。
——2023-10-13 驻南非使馆经商处
喀麦隆计划2024年实施首都雅温得城市改造项目
10月4日,雅温得城市中心改造项目协调员对外公布了该改造项目计划内容,将筹集547亿中非法郎(约9117万美元),旨在升级市中心的道路基础设施,以缓解雅温得交通拥堵状况。其中462亿中非法郎将通过法国开发署(AFD)的债务减免和发展合同(C2D)机制筹资,喀政府直接出资85亿中非法郎。
据悉,该项目工期36个月,主要施工内容包括部分十字路口升级、公交车站重建等。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雅温得交通拥堵现状,减少交通事故和空气污染,并创造800个就业岗位。2022年2月4日,喀政府和AFD签署该项目融资协议,原计划2022年开工,但由于各项程序冗长,项目延期。AFD希望今年年底或最迟在2024年第一季度完成采购程序,以便尽快开工。
——2023-10-13 驻喀麦隆使馆经商处
盖茨基金会支持加速非洲和全球mRNA疫苗创新与生产
近日,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在2023年"大挑战"年会上宣布作出新的资助,用于扩大对mRNA研究和疫苗生产技术的使用,支持中低收入国家大规模开发高质量疫苗。
盖茨基金会宣布提供4000万美元资助,用于扩大对生物技术公司Quantoom Biosciences的低成本mRNA研究和生产平台的使用。该平台由其母公司Univercells在大挑战项目的赠款支持下进行开发。其中,塞内加尔的达喀尔巴斯德研究所(The Institut Pasteur de Dakar)和南非的Biovac这两家拥有疫苗生产经验的研究机构将分别获得500万美元资助,用于购买并使用该项技术开发符合当地需求的疫苗。为进一步推动技术的使用并降低商业化成本,盖茨基金会将向Quantoom Biosciences提供2000万美元资助,确保中低收入国家能够从下一代mRNA健康工具中受益。盖茨基金会还将向其他中低收入国家的疫苗生产商提供1000万美元资助。这笔新资金是对盖茨基金会此前为mRNA生产技术投入的5500万美元的延续。
与传统疫苗相比,mRNA疫苗的研究和生产过程更简单,因此扩大这项新技术的使用能够帮助塞内加尔、南非等国家自主发现和开发低成本、高质量的疫苗,以应对疟疾和结核病等疾病,这也符合两个国家的卫生领域支持重点。
——2023-10-11中国日报网

日媒:中东局势或打乱美国全球安全战略
《日本经济新闻》10月11日刊发题为《美安全构想失算或将影响对华对乌政策》的文章。文章指出,美国政府在巴勒斯坦伊斯兰组织哈马斯发起攻击后着手对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如果在援助乌克兰的同时不得不认真应对中东局势,对急于遏制中国的美国来说无疑是失算。而伊朗今后动向也可能打乱美国全球安全战略。
在对伊朗构筑包围网的同时,美国还有意通过自诩阿拉伯世界领袖的沙特实现中东地区的稳定。拜登政府将战略重心从反恐战争转向同中国的竞争,在介入中东地区事务的过程中更重视经济而非安全。美国念念不忘的是寻求扩大自身影响力的中国。为沙特和伊朗实现关系正常化牵线搭桥的是中国,美国反倒成了局外人。
9月发布的从印度经由中东连通欧洲的基建合作项目“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正是由美国主导,无非是为了对抗中国。随着中东局势趋紧,如果美军被迫再次大规模开赴中东,拜登政府致力于将美军战斗能力集中用于对付中国、聚焦于台湾海峡和南海的安全构想将不得不重新规划。
如果美国迫不得已在中东和乌克兰“两线作战”,那么避免同中国陷入军事紧张的意图将对美国(的决策)产生影响。
——2023-10--12 国际先驱导报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除原创文章外,其他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时会标明出处。转载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问题,请通过后台留言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会删除相应内容。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长
按
关
注
中非民间商会公众号
微信号 : CABC2006
新浪微博:@中非民间商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