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渝商】高质量发展 向“头雁”企业学什么— —重庆华森制药对标国际标准构建质量体系,推动产品“走出去”



在刚刚闭幕的2024年全国两会上,高质量发展成为热词。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重庆定下目标,到2027年,全市质量整体水平明显提升,重庆质量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强市建设取得标志性进展,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高质量发展,需要树立标杆,发挥榜样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为此,重庆设立了市长质量奖,迄今已有30余家企业获奖。向标杆和榜样看齐,今日起,本报推出“质量的力量”系列报道,看看这些代表性获奖企业勇攀质量高峰的故事。
通过技术标准的重构、生产流程再造和严苛的原材料把关,一副有着千年历史的中药古方——还少丹,在重庆桐君阁药厂实现了量产。今年初,这家药企,和其他4家企业一道,获得“第八届重庆市市长质量管理奖”(以下简称重庆市长质量奖)。
10余年来,先后有30余家企业获重庆市长质量奖。它们,是重庆高质量发展的“头雁”。
质量,关系经济发展整体效益和水平,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
通过质量的精益求精谋求高质量发展,这些“头雁”企业是怎么做的,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学,学什么?

作为市长质量奖获得者——重庆华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森制药),主动对标国际质量标准体系,以此来推动自身做大做强。
前不久,华森制药检测中心收到了CNAS(中国合格评定委员会)发出的认可决定书,这标志着该中心的检验结果,可以在美、英、日等56个国家之间实现互认。换句话说,华森制药的药品出口这些国家,从此就有了“通行证”。
在医药卫生领域,可不敢以健康为代价来承担试错成本。衡量质量水平,必须通过检验检测给出的认证结果来“说话”。对于国际市场,尤其如此。
华森制药董事长游洪涛介绍,2020年前后,面对国内医药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他们萌生了新的想法,即通过开拓海外市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不过,不少海外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医药产业的历史更加悠久,医药产品的质量管控和认证认可标准,也更高。
对华森制药而言,产品要在国外上市,首先其检测中心检测的产品报告书得通过CNAS的国际互认。CNAS是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并授权的国家认可机构,它的认证到底有多难?
经过调研,游洪涛发现,CNAS对于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流程,以及检测结果的要求,到了“苛刻”的程度。正因为如此,此前几十年里,重庆数以百计的医药企业,没有一家获得这项认证。
要想通过CNAS认证,必须以更高质量的要求、更高标准化的规章制度、流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为此,华森制药建立了符合国际先进标准、涵盖药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全方位对药品质量风险进行高标准的动态管理。
同时,为给产品质量检测把关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保证,华森制药检测中心首先斥资近2000万元,购置了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其中包括三重四级杆、液相质谱联用仪等在重庆药企中较稀少的高端仪器。此举,有力地夯实了华森制药检测能力的硬件基础,其提供的可靠数据,大大增强了公司的质量管控能力。
“过去,我们对于质量主要是零散管理,如今已构建起了包括人员、机器、物料、方法、环境等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确定了质量绩效考核管理方案,通过在实践中持续优化改进,检测中心在检测效率和结果上不断提高。”游洪涛表示。

相关链接
重庆力争2027年进入全国质量强市第一方阵
像海扶医疗、华森制药这样,十余年来先后诞生的30家重庆市长质量奖获奖企业,2022年平均利润额达到7.82亿元。它们,已经成为重庆高质量发展当之无愧的典范。而市长质量奖本身,也成为重庆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利器”。
“纵观世界各国,无论是提出‘以质量推动品牌建设’的德国、实施‘质量救国’战略的日本、推行‘质量赶超’计划的韩国,还是出台提高质量促进法的美国,在强国崛起过程中无一不极度重视质量。”市市场监管局质量处处长李天春说,设立质量奖,评选一批优秀企业来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正是世界各国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建设质量强国的普遍做法。
中国于2001年启动了“全国质量管理奖”。2013年,中央批准设立中国质量奖。后者是我国在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
除国家层面外,各省市也纷纷设立质量奖奖励制度。2004年,深圳市设立市长质量奖,成为国内第一个以市长质量奖命名的政府质量奖。2009年,重庆设立市长质量奖并举行首届市长质量奖颁奖典礼。
建设质量强市,推动区域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2023年7月,重庆印发《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质量强市建设取得标志性进展,迈入全国第一方阵”的战略目标。

据重庆日报报道内容,有删减

重庆市非公有制企业信用建设促进会是在市工商联和市民政局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由重庆市有志于促进非公有制企业信用建设的相关机构、相关行业社团组织等单位自愿结成的全市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法人组织。促进会将始终坚持依法办会、依章建会、服务树会、诚信立会、活动强会的办会理念,紧紧围绕“五大”任务,着力在推动企业信用建设等方面有作为、有担当,努力让“信用渝商、法治民企”成为促进会内外的行动自觉,力争将促进会打造成为信用文化传播者、信用价值放大者、信用权益保护者、信用发展助推者,为助推全市非公经济“两个健康”发展、“信用重庆”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促进会“五大”任务
1、加强信用政策宣贯,推动企业守信践诺、信用自律,助力“信用重庆”建设。
2、强化信用文化传播,引导企业树立“诚信为本、信用至上”的发展观。
3、开展企业信用评估,推广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和《企业诚信管理体系 GB/T31950-2015》 认证,持续提升企业管理绩效价值、品牌宣传价值、投标价值、无形资产价值和供应链成本价值。
4、参与企业信用维权,助力信用修复,维护会员的合理诉求。
5、加强企业信用培训,提升诚信经营水平,促进企业诚信品牌建设。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长按识别二维码,了解更多精彩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