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区位优势 深化对外经贸合作
多地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立足自身区位优势,充分把握和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机遇,以及自贸试验区、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等开放平台,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描绘出一张张积极深化对外经贸合作、推动共赢的新蓝图。
北京提出,积极融入、主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拓展国际友城交往。更好发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国家级开放平台作用,吸引国际组织和机构在京落地。
广东提出,落实我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用好RCEP,发挥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作用,稳步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支持优势产业在境外合理有序布局,健全全球经贸合作网络。实施广东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对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开展制度型开放试点,推动自贸联动发展区创新发展。
广西提出,加强广西自贸试验区、中马“两国双园”、中国-东盟信息港、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创新发展,建设中国-柬埔寨产业园、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中国-东盟统计学院、东盟国家标准化合作交流中心、中国-东盟应急管理合作基地,加快推进中越友谊关和浦寨智慧口岸、中国-东盟水果交易中心等项目。落实中越两国领导人会晤成果,试点运营好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加强边境口岸、跨境劳务、涉外法治、绿色电力、生态环境、卫生健康、矿产资源等合作。
福建提出,推动开放平台提档升级,积极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高水平建设中印尼、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和金砖创新基地,提升中欧(亚)班列规模效益。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深化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试点工作。
吉林提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实施新一轮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规划。争取延吉-长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尽快获批。
山东提出,对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落实“中亚三国”项目成果。增加中欧班列“上合快线”“日韩陆海快线”线路,创新发展跨境电商、冷链等特色班列,支持申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高水平建设16家境外经贸合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