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观点——哈尔滨座谈会的重要意义

“相信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中,东北一定能够重振雄风、再创佳绩。”9月7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哈尔滨主持召开了“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东北全面振兴进行再部署。
此次的座谈会名为“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契合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方方面面的要求。
在此之前,习总书记曾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这次哈尔滨座谈会,从科技创新到粮食安全,从文化旅游到向北开放,习近平对东北全面振兴的要求在此次充分体现。
科技创新。习近平专程考察哈尔滨工程大学,并在座谈会上强调,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
粮食战略。东北三省均为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习近平要求把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作为东北的首要担当。
向北开放。拥有漫长边境线的东北,是中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习近平提出要增强前沿意识、开放意识,加强与东部沿海和京津冀的联系,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在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高质量发展不能只是一句口号,更不是局限于经济领域”。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东北振兴在“全面”上发力,正契合高质量发展要求,也或将成为观察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点。
这次座谈会的召开,距离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提出20年,距离上一次东北振兴座谈会5年。2023年,总书记亲临黑龙江,对东北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战略部署,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总书记此次在哈尔滨主持召开座谈会,向黑龙江的民营企业家释放了几个信号:
第一,黑龙江所具备的资源禀赋是中国其他很多地区都不具备的,比如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科研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等。但是黑龙江需要激发内生动力,锻长板补短板,把优势条件转化为发展新优势新动能,而不是大包袱。
第二,牢记黑龙江的战略地位和围绕国家战略应尽的义务。民营企业可以围绕战略制定行动计划进行企业布局——用科技创新项目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
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不必另起炉灶,认真研究现有产业优势即可。
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在粮食安全,增收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化良田上下功夫。
发现和寻找东北亚区域合作、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商机。
从建设油气管道、高铁网和铁路网、新型电网和电力外送通道、新一代移动通信和数据网中,发挥民营经济的补充作用。
希望商会会员朋友认真学习哈尔滨座谈会精神,站在时代的高度看待东北全面振兴,看待民营经济发展的使命,为家乡振兴做些思考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