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5011043254
service@qushanghui.com.cn
商会动态

商会动态丨助力民企新老交替,新时代渝商培养计划启动——在渝温籍两代企业家父子谈传承

重庆市温州商会
新闻来源: 重庆市温州商会
查看次数:1321
发布日期:2023-06-30
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6月20日启动“新时代渝商培养计划”。市委统战部有关领导,市工商联有关负责人,部分市工商联副主席(副会长),民营企业家代表,年轻一代企业家代表,青商英才代表,部分直属商协会负责人参加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5位企业家围绕心怀感恩、爱党报国的坚定信念,创业创新、砥砺奋进的实干精神;富而有德、富而有爱、富而有责的情怀和担当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和经历。 

随后,重庆诚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成宽,总经理陈昱廷;重庆宏美达欣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辉、总经理吴佩轩;重庆三峡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金存、副董事长何耀威6位父(母)子企业家代表,围绕“接力传承·创新发展”主题开展对话。



从“乡情教育”到“家国情怀”,企业传承不能断了文化根脉源

重庆诚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成宽,总经理陈昱廷

关键词:用乡情教育,避免“文化断层”

陈成宽(重庆市温州商会创会会长

问:陈董事长,我们知道您从温州来渝经商,在重庆已生活了30多年。而小陈总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两代人之间似乎存在一定的乡情差别。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如何将老一辈企业家的精神进行传承。
陈成宽:我生在温州,长在温州,却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是重庆造就了我。2010年的时候,我创立了重庆温州商会。现在全国有286家温州商会。中国人所说的“家国情怀”中的“家”,我认为就包括了解“家乡”的文化,怀揣家乡的情怀。传统文化是温州人的根,也是温州人文化的精神内涵。也就是温州人的“根”。生长在外的“温商二代”容易逐渐淡忘温州人的习俗传统,进而把温州商人的精神丢掉。而“家国情怀”也将家放在第一位,若“家”的精神内涵被遗忘,那何谈家与国的情怀。今天要讲的是如何将根脉传承给儿子。
我希望让更多的年轻一代熟悉家乡文化,理解并学习前辈的精神。就好比全世界的中国人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一样,热爱自己的家乡也是一种将范围缩小的家国情怀。更何况,传统家乡文化中吃苦耐劳、抱团发展的温州精神,本就不应当丢弃。不管是多大的企业家,对“家国情怀”都应当有深入的理解。
用商会组织的作用来正确引导他们从长辈的身上传承温州人重情重义、艰苦创业的精神。给予他们年轻一代更多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理解家国情怀,不忘来时路,继承父辈的精神,多为社会作贡献,并将之发扬光大。
问:成宽董事长所说所做的传承,包括成立青年才俊俱乐部等方式,昱廷您能理解并接受吗?这些传承是否给予新一代的企业指引方向,并有所收获?
陈昱廷:父亲以及他们那一辈的企业家,用经历教导我们不要忘本。包括家乡的“本”、生活来之不易的“本”。父亲教会了我用谦卑的精神来对待人、事、物。也教会了我成功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要懂得团结和借助一切资源和力量。

△陈昱廷(重庆市温州商会副会长、新生代联合会会长)

父亲创办了重庆温州商会以后,马上接着创立了青年才俊俱乐部。在2014年我回到温州以后,也给当地主要领导提议要成立全国新生代联合会,温州全国新生代联合会的第一面旗帜是在重庆成立的。

父亲和我不谋而合的理念,实际上就是一种血脉之间的传承,现在温州的全国新生代联合会也有200多家,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将全国各个省市的经验和丰富的资源引入重庆,与重庆的资源相互整合,也让更多在全国的温州人能走进重庆,爱上重庆,投资重庆。这也是父亲能在2010年成功引入华峰集团,又在今年的5月9号引入青山控股的根本原因。

我总结的成一句话就是:渝温精神代代传,思想旗帜高高举

另一方面,父亲从小对我的教育是让我不断试错,遇到什么问题都尽量自己扛,反复的敲打磨练。从国外回来的前三年,父亲并没有让我回重庆,而是去国内一线城市自力更生。我曾做过不少工作,其中包括在私募基金打工。这是我彻底抹去傲气的三年,经历了许多挫折的三年,也是积累宝贵经验的三年。这将对我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助益。

如今,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心和决心。我将继续坚持遵循父辈的脚步,听党话跟党走,带领企业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用党建引领企业建设,塑造百年企业文化

重庆三峡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金存、副董事长何耀威

关键词:用党建引领企业文化传承

△何金存

问:金存董事长,17岁那年您从木制品加工厂的工人一直干到销售员之后再开始创业,您认为自己的创业经历,可以给后辈怎样的传承和启示?
何金存:八十年代初期我就来到重庆,见证了重庆的腾飞发展,在十年内,我赚到了第一桶金。1993年我收购了三峡电缆厂,开始做电缆十年,之后又建立了第二工厂,在茶园成立了重庆三峡电力电缆集团。
在重庆这么多年,我总结的一个词叫做诚信。诚信有非常广阔的内涵。所以在重庆做了四十年生意,我却感觉企业做起来一点都不困难。
说到传承,我认为是一种耳濡目染的过程。在孩子稍微大一些之后,我尽量让他旁听或参与到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来。一方面培养他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是潜移默化地传递企业的文化和理念,让他慢慢产生兴趣。
年轻人的创造力和对新市场的判断力往往是会带来惊喜的。在让耀威接手经营的过程中,我们从来不是以父子的身份相处,而都是以公司的经营者、决策者来定义自己的身份和角色。事实证明,孩子所做的都有明显的成效,也给公司文化建设、党建工作起到了很好地推动作用。
所以,我认为作为老一辈要传承的,是一种理念和精神,在大框架下,年轻人应当有魄力,有能力放手去做。 
问:耀威,刚才金存董事长提到了您对企业文化建设十分地重视,能否谈一谈为什么一个制造业公司要注重文化上的建设和传承呢?

△何耀威(重庆市温州商会副会长、新生代联合会执行会长)

何耀威:其实我们都想做百年企业,每一个百年企业其实都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但如何打造百年企业,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
我先分享一个例子,去年年底的时候,重庆因为高温所以要求企业限电让电于民。但因为我们是主力供应商,国家电网和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均要求电缆生产不能停止,用以保障重庆的民生用电,但却无法继续给企业供电。这就意味着停电的时候三峡电缆必须也要保证生产,并且自己想办法发电。
所以公司只好购入三台发电机,耗资大概500多万元,使用柴油发电来保证了整个生产交付。当时我们是整个重庆电缆行业里面唯一一家在停电的时候继续生产的企业。在这之后,和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都给我们发来了感谢信,给予了一致好评。
企业做出这样的决定,就是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带来的结果。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在中国,还有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党的指引、党史国情的学习。通过党建传承家国情怀,也可以指引我们制定商业模式,了解国家政策。
中国电缆行业几十年所走的路是西方国家200年所走的道路,所以说我们应当首先感谢国家,三峡电缆的前身原先是重庆的国营企业,所以我们一直传承着红色的血液,有必要一直以党建引领企业的发展。我们打造了党员教育中心,非公党建创新展示中心,致力打造非公党建红色课堂,促进党建和企业发展同频共振;探索建立“ 两中心三机制四平台” 党建工作模式,有效提升企业发展的竞争力、凝聚力和生产力。
另外,企业文化的传承,还在于将社会责任感落到实处。在党建引领的基础上,我们以党支部的名义,向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华溪村进行了电缆无偿捐赠。企业每一年都进行对口扶贫。以我们曾援助的华溪村的为例,最初有三个困难户,因为线缆老化家里无法通电,我们对他进行了资助,更换了电缆。后来,当地167户村民都来找到我们,最终,公司以党支部的名义给所有用户更换了电缆。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我的感悟,今天在座各位一直在谈创新谈传承,其实传承并不是一家一户的传承。而是一种中国企业家的奋斗精神,家国情怀的传承。我们这些年轻人要把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家国情怀都传承下去,每一个人都能把企业做好,这样才能真正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来源丨上游新闻
排版丨张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