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5011043254
service@qushanghui.com.cn
商会动态

【作家眼中的乡村 】 桥头镇:西城贡井的“东方明珠”

贵阳市自贡商会
新闻来源: 贵阳市自贡商会
查看次数:1498
发布日期:2023-04-05

提起桥头镇,本地人都知道那是贡井的一个乡镇,其“桥头三嫩”和“红茅烧”最为著名。不少人还慕名驱车前往品尝其特色菜“桥头三嫩”(火爆猪肝、火爆肚头和火爆腰花),也不忘在回市区时到红茅烧酒业有限公司买上两瓶亿品红带回家慢品或馈赠亲朋好友。我知道桥头也是我市已故知名作家曹德权的故乡。


其实,桥头的名气,不仅在于她的特色美食,她也是一个具有300年历史,有着其独特历史遗迹遗存和文化,且有着特色产业一个的乡镇。


桥头镇源于清朝初年,白窑湾道士桥桥头处有场,康熙五十八年(1719)设“铺递”(仿照邮政传递的方式设置),故名“桥头铺”。现在也有老人仍爱称桥头为“桥头铺”。当然,桥头原本有一座不高的平桥。因桥面窄,赶场天行人多,不时发生有人落水的事。同治初年,县令发起修桥募集的通告,历经15年方在石滩下游约百米处新建了一座长50米,宽8米,高12米的大桥,号称旭水第一桥。桥头原先归荣县管辖,2005年8月划归贡井。




永定桥(俗称桥头大桥)


桥头镇位于贡井区境东部,距贡井区政府仅9.7公里。从贡井出发,15分钟便可到桥头镇。桥头大桥是桥头的标志性建筑。这座石桥有三孔桥洞,桥洞的形状颇似莲花花瓣,每个“花瓣”尖上都雕有一个吃水龙头。大桥相向30米处还有一座拦河大坝,倾泻着高悬的弧形瀑布。河两岸茂林修竹倒映在水中,景色甚是惹人喜爱。


桥头镇农业人口比重大。14公里长的旭水河横贯全镇。河里盛产鲫鱼等河鲜。地里盛产水稻、玉米、小麦和红薯等农作物。镇上有自贡市维益电力金具公司、四川红茅烧酒业有限公司、桥头宏预砖厂等工业企业13户。


说起红茅烧,南宋诗人陆游还曾为其赋诗呢。宋朝淳熙元年(1174年)冬月初至次年正月初十,陆游在荣州任通判,在任的70天里,共创作诗词31首。其《城上》诗二首之其二就写道:“濯锦豪华梦不通,岿然孤叠乱山中。行歌满道知人乐,露积连村岁岁丰。万瓦新霜扫残瘴,一林丹叶换青枫。鹅黄名酿何由得,且醉杯中琥珀红。”这琥珀红的香醇甘洌之酒,让诗人觉得“荣州酒赤而劲甚”,让他生出“啸台载酒云生屐,仙穴寻梅雨垫巾”的豪兴。





因“荣州琥珀红”由来已久,且四川红茅烧酒业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建立于1971年国营荣县桥头酒厂,所以一些百姓口里还习惯称“荣县红茅烧”。其实,经2001年改制,2005年因区划调整又更名的四川省红茅烧酒业有限公司,不仅拥有数百亩高粱基地及80口老窖池,还有4个150吨的不锈钢罐,是自贡重点酒类发展企业,更是贡井区的重点企业。其“鹅黄系列”酒被中国文化名酒委员会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酒”;2005年8月,“鹅黄名酿”系列酒产品被评为“中国知名品牌”产品 ……


桥头镇有响誉省内外的红茅烧,也有谢氏家族自清朝一直传承至今的三道特色菜:火爆猪肝、火爆肚头和火爆腰花。菜要好,刀功当然得好。桥头三嫩中猪肝薄,猪腰切成花刀似麦穗,肚头也切成花刀。那次和老公去五宝回来时路过桥头,慕名去吃了桥头三嫩。只见师傅下锅前先加少许盐、料酒和水淀粉分别把猪肝、肚头和腰花抓匀,把猪肝、肚头、腰花的配菜大葱和韭黄用碗装好,把川菜少不了的鲜椒酱、干辣椒面、豆瓣、盐、白糖、酱油和醋放在配料碗的一边。油宽、火旺,一道菜大约十秒钟就炒好了。鲜嫩爽口的猪肝、脆嫩咸鲜的腰花,韧脆微辣的肚头,让人饭量大增,吃得满心满意。现在,市中心的商铺,也开了好几家“桥头三嫩”饭店。



桥头三嫩


桥头不光有着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其历史文化也较悠久。


位于永顺村的举人湾是桥头有名的历史遗存。相传举人湾是沈氏先祖自外省入川聚族而居的地方。始于明代,重建于清代,明清建筑36套。其建筑是典型的川南民居,石头围墙,土木结构居多。村落周围种植了大量的桂圆树、黄桷树。民国24年(1935)沈氏家族资金耗尽,将房产转给钟氏家族有钱人家。钟家对已初具规模的村落大院进行改拆建,以木穿斗结构为主,建筑分上厅、中厅、下厅、槽门,有6个天井,6个四合院,房屋间数达百余间,沟渠相通,房屋错落有致,层叠有序,中间分上院坝、下院坝,面积分别为600平方米、800平方米。土地改革后,政府将钟氏的所有房屋家产没收归公,并进行再分配。这一阶段又新建了一部分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而后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聚集了更多的村户,形成村落群。改革开放至21世纪后,人们的生活、物质文化水平大大提高。这一阶段开始了大量的修建砖混结构的现代建筑,因此古建筑遭到严重的损毁,仅有部分传统建筑得以保留下来。举人湾的古村落成为远近闻名的最大院落,也是永顺村的核心部分。


位于桥头镇玉麒村9组的沈氏祠堂尽管建筑面积仅约12平方米左右,但因该祠堂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是具有川南民居风格的沈姓宗祠,保存完好的牌匾有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的“长发其祥”和清道光年间的(1821-1851年)“品重群英”匾而受到区、镇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其族人沈玉升官居清翰林院庶吉士。上世纪初沈氏又出一革命先烈——沈玉麒(1896—1931)。1928年,李仲权(沈玉麒舅舅)牺牲后,在宜宾任教的沈玉麒返乡,任中共桥头支部书记。以万寿宫小学(今桥头乡小学)教员身份为掩护,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宣传革命思想,建立农民协会组织,开展减租减息和抗捐抗粮斗争,并动员和教育家人投身于革命洪流之中。1931年,沈玉麒调任中共宜宾县委委员,兼县委秘书和交通联络员。同年,任中共宜宾行动委员会委员,兼交通联络,负责发动轮船工人、人力车工人和商店店员等罢工罢市,为武装暴动做准备。同年3月28日,在宜宾忠孝街被敌人逮捕。1931年3月31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宜宾,为宜宾“五人堆”烈士之一。1951年,荣县人民政府将其家乡桥头乡沈家坝改名为“玉麒村”,以资纪念。



沈玉麒(1896—1931)


桥头狮灯是桥头镇的特色文化。成立于1938年10月的桥头狮灯协会现有老少会员40多名。每年传统节日,狮灯传承人刘大义都会带领会员为广大群众义务表演。特别是2019年的“龙腾狮跃闹元宵”的民俗会演,桥头狮灯协会更是受到上级嘉奖。桥头狮灯已成功申报贡井区第二批非遗项目。




在桥头,提起自贡市维益电力金具公司(原金鑫玛钢铸造公司)也无人不知。这家占地7.6万平方米,有两个厂区、三个车间,主要生产输电线路绝缘铁帽、CNG瓶颈瓶帽、阀门管件及球墨铸铁、铸钢、灰铸铁等铸件产品的公司,年生产能力达2万吨,2008年荣获“自贡市工业二十强企业”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贡井区的“十强工业企业”“纳税十强企业”。镇政府在总体规划中也将自贡市维益电力金具公司作为镇经济中心,推动工业提档升级,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不断做强做大桥头工业经济。


未来发展中,镇上将利用乐自高速连接线和S309自犍路拓宽改造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高速公路路口经济,以白房村1组为示范点,打造以农民新居、红茅烧酒文化展示体验园、产业体验、康养为主的休闲旅游观光园区,坚持“强化工业、靓化农业、大力发展三产业”理念,将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着力打造机械制造基地,建材生产基地和物流基地。桥头镇无疑将成为西城贡井一颗闪亮明珠,吸引更多人关注她、喜欢她、建设她。



桥头白房村


来源:《盐都大地上的65颗明珠》(高仁斌编著)

责任编辑:方志雷

自贡方志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  在线入会

带你发现更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