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5011043254
service@qushanghui.com.cn
商会动态

重庆市2023年春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指导方案来啦!

重庆信用建设促进会
新闻来源: 重庆信用建设促进会
查看次数:1304
发布日期:2023-03-15



春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为保障群众就医需求,科学、有效、安全、充分地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市级中医药专家制定了《重庆市2023年春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指导方案(试行)》,一起来看看。


重庆市2023年春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指导方案(试行)

一、一般预防方案

(一)生活预防

1. 勤洗手,用流动水结合洗手液洗手,可采用七步洗手法,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洗手。

2.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不 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3. 避免接触有发热、咳嗽、咽痛、头身痛、流涕等流感样症状的疑似患者。

4. 注意气候冷暖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及过度劳累。

5. 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6. 少去人群集中的地方,避免交叉感染;在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避免呼吸道飞沫传播。

(二)环境预防
 1. 加强室内通风换气,适度消毒,做好环境清洁。
 2. 对于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定期检查、消毒、监测。

(三)饮食预防
合理膳食,营养均衡,避免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

(四)调护及注意事项
 1. 患流感后宜多饮温水,饮食清淡,保持大便通畅。
 2. 老人、孕妇、婴幼儿、肥胖人群和有慢性基础病患者,患流感后 请及时就医,建议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辨证用药治疗。

 3. 过敏体质或对本文所述药物过敏者禁用;服用过程中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时,要立即停服药物,及时就医。

 4. 如有症状持续不减或继续加重,及时于医院就诊。

二、中药预防方药


(一)儿童预防方案

推荐预防处方:玉屏风散加减

生黄芪6g 炒白术6g    防风3g    金银花6g    芦根10g

每日一剂,每剂煎煮两次,煮沸后20分钟倒出药液,混合成200 ml药液,餐后温服。3-6岁,每次50ml,一日2次;6-14岁,每次100ml,一日2次,连续服用3-5天。


(二)成人预防方案

推荐预防处方:玉屏风散加减

生黄芪15g 炒白术10g  防风6g  金银花10g  芦根15g

水煎服,日一剂,煮沸后煎煮约20分钟,取300ml,每日3次,每次100ml,餐后半小时温服。

易感风寒者可用:生姜10g,大枣5g,红糖10g,代茶饮。糖尿病患者忌用。


(三)家庭食疗方案

荸荠6个 鲜芦根30g  薄荷3g  甘蔗100g

煎水代茶饮,可供3-5人服用,若糖尿病患者可将甘蔗改为生甘草3g。


三、中药治疗方案


(一)儿童治疗方案
1.风热袭表

【临床表现】高热,微恶寒或不恶寒,头痛,咽痛,伴四肢酸痛,咳嗽,有痰,鼻塞,纳差,大便干结。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基础方】银翘散加减

金银花10g 连翘10g  黄芩10g  淡竹叶6g  荆芥10g  牛蒡子10g  白芷10g  薄荷6g(后下)  生石膏15g(先煎)   芦根15g  蝉蜕6g  板蓝根10g  陈皮6g  桔梗10g  生甘草3g

每日一剂,每剂煎煮两次,煮沸后10分钟倒出药液,混合成300 ml药液,餐后温服。3-6 岁,每次 60 ml,一日3次;6-14 岁,每次 100 ml,一日3次。

【加减】

头身疼痛:加川芎、羌活、葛根;

鼻塞明显:加辛夷(包煎)、白芷、防风。

【中成药】

银翘解毒丸、感冒清热颗粒、复方芩兰口服液等。

【外治法】

刮痧:推荐穴位:尺泽、膻中、膀胱经、大椎。

操作方法:用刮痧板,蘸凡士林或刮痧油在穴位处进行上、下往复刮动,以皮肤发红出痧为度。每日1次,1次为一疗程。

放血疗法:推荐穴位:耳尖。

操作方法:在穴位处用碘伏消毒后,用三棱针、粗毫针快速刺破穴位皮肤,放出血液1-2滴。1次为一疗程。


2.热毒犯肺
【临床表现】高热,咽喉赤痛,咳嗽,有黄痰,伴或不伴喘息,口渴喜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白或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基础方】麻杏石甘汤加减

蜜麻黄6g 苦杏仁10g  生石膏20g(先煎)  蜜枇杷叶15g  射干10g  黄芩10g  板蓝根10g  葶苈子10g  法半夏10g  生甘草3g

每日一剂,每剂煎煮两次,煮沸后20分钟倒出药液,混合成300 ml药液,餐后温服。3-6 岁,每次 60 ml,一日3次;6-14 岁,每次 100 ml,一日3次。

【加减】

咳嗽剧烈:加紫菀、桔梗、枳壳;

大便干结:加生大黄(后下)、厚朴、莱菔子、槟榔;

咽喉疼痛:加马勃、牛蒡子、蒲公英、鱼腥草;

痰多:加瓜蒌仁、紫苏子、前胡;

高热惊厥:加羚羊角。

【中成药】

麻芩止咳糖浆、连花清咳片、连花清瘟颗粒(胶囊)等。

【外治法】

放血疗法:推荐穴位:少商。

操作方法:在穴位处用碘伏消毒后,用三棱针、粗毫针快速刺破穴位皮肤,放出血液1-2滴。每日1次,1次为一疗程。

小儿推拿:推荐:平肝清肺、推胸八道。

操作方法:平肝清肺:充分暴露食指及无名指螺纹面,由指根方向推向指尖方向,反复操作200-300次。推胸八道:用两手拇指自天突穴下1寸璇玑穴处,从正中线向两侧分推,并逐渐向下移动,直至剑突下,分推处为肋间隙,推8次。以上小儿推拿操作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


3.湿阻中焦
【临床表现】低热,持续数日,身体困倦,乏力,腹胀,恶心呕吐,大便溏泄,纳差,舌质红,苔白腻,脉滑数。

【治法】芳香宣透,化湿和胃

【基础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广藿香10g 厚朴10g  苦杏仁10g  陈皮6g  法半夏10g  茯苓10g  茵陈10g  薏苡仁15g  桔梗10g  泽泻10g  苍术10g  生甘草3g

每日一剂,每剂煎煮两次,煮沸后20分钟倒出药液,混合成300 ml药液,餐后温服。3-6 岁,每次 60 ml,一日3次;6-14 岁,每次 100 ml,一日3次。

【加减】

呕吐明显:加竹茹、生姜、白豆蔻(后下);

口苦干呕:加黄连、炒栀子;

咳嗽,咯黄痰:加黄芩、枇杷叶、前胡、浙贝母;

积食:加六神曲、焦山楂、莱菔子;

腹痛:加木香、枳壳、香附、延胡索;

兼有外感表证:加紫苏叶、防风、荆芥。

【中成药】

藿香正气液(丸、水)等。

【外治法】

灸法:推荐穴位:神阙。

操作方法: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置于患儿肚脐两侧,右手将点燃的艾灸条放置于肚脐中央上方2-3厘米处施灸,如觉左手指处发烫则拉开距离。每次持续时间10分钟,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

盐熨:推荐穴位:神阙、中脘。

操作方法:将300g的食盐炒至微热,装入布袋中,放置于腹部,操作者右手扶住布袋回旋揉动。待盐冷却后取下,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


(二)成人治疗方案

1. 风热袭表 

【临床表现】发热或不发热,咳嗽,目赤,咽干,咽喉肿痛,流涕,口渴喜饮,舌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辛凉解表,疏风清热

【基础方】 银翘散加减

金银花15g 连翘15g  牛蒡子15g  荆芥10g  薄荷6g(后下)  桔梗10g 麦冬15g  淡竹叶15g  芦根30g  玄参15g  生甘草6g

水煎服,日一剂,煮沸后煎煮约10分钟,取300ml,每日3次,每次100ml,餐后半小时温服。

【加减】

咳嗽明显:加杏仁、浙贝母;

咽痛明显:加黄芩、射干。

【中成药】

银翘解毒片(颗粒)、复方芩兰口服液、蒲地蓝口服液、金银花颗粒等。

【外治法】

刮痧:推荐选穴:曲池、大椎、风池、天突。

操作方法:用刮痧板,蘸凡士林或刮痧油在穴位处进行上、下往复刮动,以皮肤发红出痧为度。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


2.风寒束表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身背痛,无汗,咳嗽,痰白,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疏风散寒

【基础方】 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15g 防风15g  羌活15g  柴胡10g  前胡10g  独活15g  枳壳10g  川芎10g  生甘草5g

水煎服,日一剂,煮沸后煎煮约10分钟,取300ml,每日3次,每次100ml,餐后半小时温服。

【加减】

鼻塞声重:加辛夷(包煎);

头身背痛明显:加葛根;

咳嗽明显:加杏仁。

【中成药】

荆防颗粒、九味羌活丸、风寒感冒颗粒。

【外治法】

拔罐:推荐选穴:膀胱经,大椎、肺俞。

操作方法:先在操作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上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做为介质,再以闪火法将罐吸拔于所选部位的皮肤上,然后,医者以右手握住罐子,以左手扶住并拉紧皮肤,沿膀胱经方向上、下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出痧时,将罐起下。大椎、肺俞在走罐后可继续留罐,留罐时间以5-8 分钟为宜。走罐频率以 2-3 天1 次为宜。


3.热毒犯肺 

【临床表现】发热,咳痰气粗,痰粘色黄,咽喉肿痛,目赤睑红,口渴喜饮,咳嗽,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透邪

【基础方】麻杏石甘汤加减

炙麻黄6g 苦杏仁10g  生石膏30g(先煎)  知母10g  芦根30g  牛蒡子15g  浙贝母10g  黄芩10g  金银花15g  北沙参15g  生甘草6g

水煎服,日一剂,煮沸后煎煮约20分钟,取300ml,每日3次,每次100ml,餐后半小时温服。

【加减】

痰多色黄:加金荞麦;

大便秘结:加生大黄(后下);

持续高热:加青蒿(后下);

恶寒:加羌活。

【中成药】

连花清瘟颗粒(胶囊)、金花清感颗粒、苏黄止咳胶囊、连花清咳片、麻芩止咳糖浆等。

【外治法】

刮痧:推荐选穴:尺泽、膻中、肺俞。

操作方法:用刮痧板,蘸凡士林或刮痧油在穴位处进行上、下往复刮动,以皮肤发红出痧为度。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


4.邪犯肺胃

【临床表现】发热盛,咳嗽气喘,咳吐黄痰,或恶寒,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头身酸痛。舌红,苔厚腻,脉滑数。

【治法】清肃肺胃,化湿和中

【基础方】葛根芩连汤加减

葛根15g 黄芩10g  黄连5g   苍术15g  防风10g  姜半夏9g  苏子10g  厚朴10g   苦杏仁10g  白芍12g  藿香10g(后下)  生甘草6g

水煎服,日一剂,煮沸后煎煮约20分钟,取300ml,每日3次,每次100ml,餐后半小时温服。

【加减】

湿邪偏重:加生薏苡仁;

见皮肤斑疹:加板蓝根。

【中成药】

葛根芩连丸(片)、藿香正气液(水、丸)等。

【外治法】

刮痧:推荐穴位:足三里、上巨虚、脾俞、肺俞。

操作方法:用刮痧板,蘸凡士林或刮痧油在穴位处进行上、下往复刮动,以皮肤发红出痧为度。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


5.毒壅气营

【临床表现】高热,咳嗽,胸闷憋气,喘促气短,烦躁不安,甚者神昏谵语,大便不通畅,舌绛,苔黄,脉数。

【治法】清气凉营,通腑开窍

【基础方】宣白承气汤加减

生石膏30g(先煎)苦杏仁9g  瓜蒌皮15g  瓜蒌仁15g  生大黄6g(后下)  炙麻黄9g  赤芍15g  水牛角30g(先煎)  金银花15g  连翘15g  太子参15g  知母10g  生地黄15g  牡丹皮15g

水煎服,日一剂,煮沸后煎煮约20分钟,取300ml,每日3次,每次100ml,餐后半小时温服。

【中成药】

安宫牛黄丸、痰热清、血必净、清开灵、醒脑静注射液等。

【外治法】

放血疗法:推荐选穴:少商、大椎。

操作方法:少商在穴位处用碘伏消毒后,用三棱针、粗毫针或采血针刺破穴位浅表皮肤,挤压放出3-5滴血液即可。大椎放血后可在局部拔罐,留罐3-5分钟,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

来源:巴渝岐黄


        重庆市非公有制企业信用建设促进会是在市工商联和市民政局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由重庆市有志于促进非公有制企业信用建设的相关机构、相关行业社团组织等单位自愿结成的全市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法人组织。促进会将始终坚持依法办会、依章建会、服务树会、诚信立会、活动强会的办会理念,紧紧围绕“五大”任务,着力在推动企业信用建设等方面有作为、有担当,努力让“信用渝商、法治民企”成为促进会内外的行动自觉,力争将促进会打造成为信用文化传播者、信用价值放大、信用权益保护、信用发展助推,为助推全市非公经济“两个健康”发展、“信用重庆”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促进会“五大”任务


        1、加强信用政策宣贯,推动企业守信践诺、信用自律,助力“信用重庆”建设。

        2、强化信用文化传播,引导企业树立“诚信为本、信用至上”的发展观。

        3、开展企业信用评估,推广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和《企业诚信管理体系 GB/T31950-2015》 认证,持续提升企业管理绩效价值、品牌宣传价值、投标价值、无形资产价值和供应链成本价值。

        4、参与企业信用维权,助力信用修复,维护会员的合理诉求。

        5、加强企业信用培训,提升诚信经营水平,促进企业诚信品牌建设。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促进会会员入会咨询:                                                      

蒋维胜  

电话/微信:1390830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