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快乐:新岁序开,初心不改
2022号列车即将到站,
欢迎乘坐2023号列车!
从此前路浩浩荡荡,万事尽可期待



2023年元旦放假安排如下:
2022年12月31日(星期六)至2022年1月2日(星期一)放假,共3天。
| 周日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周六 |




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一词通常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历法规定什么时候是元月(即正月),元旦就在那个月的第一天,如阴历“正月一日”、阳历“1月1日”等。在中国历史上,“正月一日”有许多称谓,如元旦、元日、元正、元辰、元春、上日、元朔等,但在诸多称谓中还是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农(夏、阴)历正月初一。“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元旦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了元旦庆贺的情景。
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关于:“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的记载。

告别拖延,马上行动
拖延是最容易消磨斗志的东西。一个人如果总是用拖延来面对问题,那么他不仅不能获得进步,还会把心理压力越拖越大。
人生最怕一个“拖”字。克服拖延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待会再说”换成“现在就做”。今日事今日毕,不要让拖延成为你的绊脚石;不迟疑不懈怠,才能一步步地实现你想要的目标。
告别浮躁,用心沉淀
很多人追求目标时常常希望一蹴而就,缺乏持之以恒的耐心。殊不知,越是急于求成,越容易过犹不及。
海洋通过汇聚,才能浩渺无边;山脉经过沉积,自成厚重巍峨。人生也是如此,只有不断积累,才能为自身实力添砖加瓦。戒掉内心的浮躁,不断蓄力、持续提升,你想要的都会向你奔来。
告别胆怯,拥抱挑战
生活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意外。面对未知,畏首畏尾难觅出路,迎难而上才能看到转机。
别担心失败,经受住风霜雨雪,遇大事才能举重若轻;主动拥抱挑战,征服过悬崖绝壁,有困难自然履险如夷。即使目标很大,也不用担忧,只要你勇于挑战自己,就可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告别懒散,开始自律
懒散和放纵让我们得到一时的舒适,但这舒适却是以透支未来为代价。人生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没有自律的起点,就不会有收获的终点。
一个人唯有用自律代替懒散,把模棱两可的三分钟热度变成一往无前的决心,才能把摇摆不定的“我想要”变成清晰可见的“我可以”,进而实现自己的理想。
告别攀比,专注自己
人生在世,很多人之所以活得疲惫和痛苦,是源于过度攀比。凡事都与别人对比,只会忽视自身的幸福,让自己陷于各种落差中无法自拔。
每个人都与众不同,与其耗费精力盲目与他人争长论短,不如放平心态,专注于自己的成长。在自己的节奏里过好一生,比赢了任何人都更为可贵。
告别焦虑,专注当下
人生路漫漫,会享受阳光的照拂,也会经历风雨的洗礼。在遭遇低谷的时候,别焦虑、别犹豫、别彷徨,只要继续往前走,一定会有好事发生。
漫长的生命是由每一个当下组成的,过好每一个当下才能无愧于人生。专注眼前,不放弃对自己的爱护,消沉的时光总会过去,前路终会变得明朗。




编辑 | 王 烨
初审 | 段良普
二审 | 李明亮
终审 | 朱 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