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商祝福】重阳,陪伴


重阳倍思亲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九九重阳,九在数字中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所以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父母、长辈给予了我们无数的爱。无论身在何处,也应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才知道后悔。

佳节又重阳
登高: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在这天就有登高眺远的习俗,这其实是一种野游,为我国人民一种传统的体育活动。
赏菊、饮菊花酒: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据说,菊花酒都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准备的,重阳节这天人们会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酿酒的粮食中,放置第二年重阳喝。菊花茶也有明目、利血等多种功效。
吃重阳糕:
“重阳之日,必以糕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还。”可见自古时起,就已经有这种习俗了。其制作过程也是十分讲究的。
插茱萸: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按古人的习惯,在九月九日这天人们就会臂上佩戴着插着茱萸的香囊,爬山登高,以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

重阳节这天习俗很多,我们暂且把它分为四大主题:祭祖,登高,赏菊,最重要的是这也是一个尊老敬老的节日。
重阳节几乎是处在年尾时段最后一个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与除夕、清明、中元,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由此也可看出重阳节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在古代,每逢九月初九,都要举家登高望远。望远,当然是为了观赏美景,观赏漫长的寒冬到来之前、最后的一瞬绚丽秋景;而登高,传说是为了避灾。

如今游览北京故宫,还能在御花园里看见一座太湖石造成的人工假山“堆秀山”,山上建有一座“御景亭”,是整个御花园的制高点。这处所在,就是每年重阳节皇帝率领后妃登高远眺的地方,虽然不能轻易出宫,但是宫廷也要与民间保持同步的节日礼俗。

其实,重阳节的登高望远,既是一种文体活动,也有一种哲学意味。
在一年秋暮之时登高望远,看似是将金色秋季的丰收景色尽收眼底,实则是将一年拼搏即将行至尾声的得失之间尽收眼底。
重阳节,落木萧萧下,群芳纷纷谢,此时只有菊花,盛放傲人骄姿,独揽天地秋意,所以,当中国文化中提起重阳的时候,就必与菊花紧密相连。
比如孟浩然唐诗里写“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与友人把盏对菊、共话重阳;陶渊明更是喜爱菊花的代表之一。

所以,在独属于菊瓣长长的重阳深秋,菊花与重阳活动形影不离,重阳与菊香飘摇融为一体。
重阳,是一个赏菊的节日;菊花,是属于重阳的主角。因此重阳节的第三个节日主题,就是“菊花节”。

九,是数字中的最大数,九,是久长久远的谐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阳,就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的隐喻在里面,重阳节由此有着为老人祝寿吉祥、祝祷长寿安康的节日寓意。
当你还很小的时候▼

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教你用勺子,用筷子,吃东西……▼

教你穿衣服,绑鞋带,系扣子……▼

教你做人的道理▼

你是否还记得,你们练习了很久才学会的第一首儿歌?▼

你是否记得经常逼问他们,你是从哪里来的?▼

所以▼

所以,当他们有天变老时▼

当他们想不起来或接不上话时▼

请不要怪罪他们▼

当他们开始忘记系扣子、绑鞋带……▼

请不要催促他们。因为你在慢慢长大,而他们却在慢慢变老▼

只要你在他们眼前的时候▼

他们的心就会很温暖▼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重阳节到了,
那个以前只属于爷爷奶奶辈的节日,
也渐渐属于了他们。
抽空回去去陪陪他们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