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企纾困 重庆市场监管等部门联手出台26条措施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市市场监管局、市药监局、市知识产权局联合推出7个方面26条措施,着力帮助市场主体渡难关、增信心、促发展。政策执行期自发布之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

流程更简
市场监管等年报事项“多报合一”
在简化行政许可办理流程方面,着力“减环节”“减流程”“减材料”。
例如,改革计量器具检定方式,推行智能电能表延期使用和生活用燃气表水表计量器具出厂检定、首次检定合并实施,企业内部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不再实行强制检定。
检验检测机构可自行修改资质认定系统人员信息。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口免CCC认证产品目录内的产品,免予证书申请和审核。
同时,开展药品批发零售一体化经营试点,允许试点企业在《药品经营许可证》上载明药品批发、零售连锁两种经营方式。
推进涉及市场监管、社保、商务、税务、海关等年报事项“多报合一”,实现企业数据“一口填报、信息共享”,减轻企业填报负担。企业可通过“渝快办”平台随时随地查询下载企业登记档案,开通破产企业档案查询下载功能,便利破产企业管理人查询下载破产企业的登记档案。
此外,畅通药品审评审批通道,支持药品流通领域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支持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精准对接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加强专业指导和技术帮扶。建立商标快速审查机制,提供商标预检索服务,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商标转让平均审查周期将压减至1.5个月,商标变更平均审查周期保持在1个月(电子申请24天)。
补贴更给力
重拳整治涉企违规收费行为

重庆市非公有制企业信用建设促进会是在市工商联和市民政局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由重庆市有志于促进非公有制企业信用建设的相关机构、相关行业社团组织等单位自愿结成的全市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法人组织。促进会将始终坚持依法办会、依章建会、服务树会、诚信立会、活动强会的办会理念,紧紧围绕“五大”任务,着力在推动企业信用建设等方面有作为、有担当,努力让“信用渝商、法治民企”成为促进会内外的行动自觉,力争将促进会打造成为信用文化传播者、信用价值放大者、信用权益保护者、信用发展助推者,为助推全市非公经济“两个健康”发展、“信用重庆”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促进会“五大”任务
1、加强信用政策宣贯,推动企业守信践诺、信用自律,助力“信用重庆”建设。
2、强化信用文化传播,引导企业树立“诚信为本、信用至上”的发展观。
3、开展企业信用评估,推广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和《企业诚信管理体系 GB/T31950-2015》 认证,持续提升企业管理绩效价值、品牌宣传价值、投标价值、无形资产价值和供应链成本价值。
4、参与企业信用维权,助力信用修复,维护会员的合理诉求。
5、加强企业信用培训,提升诚信经营水平,促进企业诚信品牌建设。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