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推重庆人资服务行业健康发展和重庆英才计划实施,共筑凤巢,聚力英才,赋能一带一路建设和企业高质量发展,3月23日,一带一路人才研究和人力资源服务研讨会顺利举行。重庆市上海、民营超市、海南商会、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等单位领导,以及重庆部分区县商会、重庆头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负责人,共20余人汇聚重庆市人才研究和人力资源服务协会参会交流。我会党委书记、会长韦根、常务副会长、工业制造分会会长陈涛出席会议。
上午十时,重庆市人才研究和人力资源服务协会副秘书长兼产业发展部部长苏彦丽主持会议,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会议为重庆人资行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按下聚才“快捷键”,为重庆企业发展真情服务,注入“活水源”。
协会副会长、秘书长熊荣军发表致辞,代表协会向参会的商会领导和优秀企业家致以诚挚的感谢,系统介绍了协会历程、组织架构、会员分布、运作模式和建设成果等情况,通过“行业规模增长较快、业态体系日益完备、行业集聚效应显著、发展环境更加宽松” 四个板块简述了重庆人资服务行业情况,同时表示重庆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之处,亦属成渝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之一,为重庆人资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希望与参会的优秀商会、企业加强合作,建立合作机制,在人才招聘、人才培养、人才研究、创新活动、国际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
会上,在参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重庆市上海商会、重庆市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中心、重庆市民营超市商会分别与重庆市人才研究和人力资源服务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四双达成了共用资源、共建平台、共办活动、共创品牌、共享成果的战略合作,建立了有效联络机制,协同创新共推合作单位取得新发展,聚引人才支持会员企业取得新突破。
在主题研讨中,重庆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理事长兼主任杜小东表示,要大力培养掌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练运用外语、精通中外谈判和沟通的国际化人才,有针对性地培养“一带一路”等对外急需的懂外语的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语言作为沟通工具,是实现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与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的基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外语人才的储备和培养。杜小东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联合开展人才研究和人力资源方面的课题研究、教育培训、品牌活动以及国际交流等项目合作,需要注重创新,做出特色,建立品牌,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带动作用。
重庆市上海商会党委书记、会长韦根发言交流,表示今天很荣幸参加此次研讨会,很高兴与重庆规模靠前的协会牵手合作向未来,重庆市人才研究和人力资源服务协会管理有序,运作良好,会员规模大,在服务会员、服务产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值得借鉴、值得学习,收获很大。同时简要介绍了我会成立至今的创建成果,以及“四横四纵”的内部机构、运作模式、活动开展情况,创建两张名片“会长接待日”和“五个必访”制度等管理运行情况。接着,韦会长分享了3月22日全市“服务高质量发展商会建设年”的会议精神,传达了李静部长的重要讲话内容:重庆商协会数量远远不够,市场主体参加商协会的比例为17.6%,重庆商协会发展潜力大、任务重,要相互扶持、相互加持,跨区域、跨行业的商协会要相互合作、联通互动。为此,韦会长希望双方在签订协议的框架下要务实合作,互学互补,并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机制要落实。建立联系通道,加强交流对接,做到合作项目有规划、有计划,注重落实落地。二是活动要创新。共同开展的活动要有质量,活动形式要新颖,活动主题要鲜明,活动内容要扎实。三是走出去要互动。根据会员企业的需求,组织会员企业跨领域、跨行业互动交融,组织到“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或先进企业考察新项目,寻找新商机,学习新知识。四是推荐优秀企业家成为重庆市人才研究和人力资源服务协会专家智库成员。
接着,重庆市民营超市商会党委书记、会长康建银、重庆市上海商会常务副会长、工业制造分会会长陈涛、重庆市海南商会执行会长肖宁、重庆市渝北区物流供应链商会会长唐云忠分别从超市物流行业服务人员、重卡汽车新能源研发人才、企业人员语言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交流,希望人力资源服务协会能根据行业性质和企业特性组织专场招牌、培训会,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其他与会嘉宾围绕各自企业(单位)实情就人才引进、职工培训、合作共赢、优势互补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互动。
此次会议顺利举行是我会与跨领域、跨行业协会合作共赢的积极探索,后续我会将继续主动作为,勇担使命,与重庆有关政府部门、商协会互联互通,产业协作互利共赢,延伸拓展合作领域,为政府、行业、会员提供更精准、更广泛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