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黄义奎:关注老人再就业、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

关于发展老年人再就业的建议
纵观全球,2021 年全球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当年人口总数的9.6%。而日本在2020年更是以 29%左右的老年人口占比位居全球老龄化国家榜首。而美国、意大利、葡萄牙、德国等发达国家老龄化问题也同样严重。
为缓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2021 年,日本厚生省发布的《老年人就业稳定法》修订法案披露,除了保障65岁以下员工的就业机会,企业还应当努力采取以下措施:把退休年龄提高至70 岁;取消退休年龄;引入70岁以下继续就业制度;引入允许员工在70岁之前继续从事企业自主实施的社会贡献 项目等。
一是发挥就业中介机构的作用,为老年人提供就业机会,提升老年人的职业能力。遍布全日本的老年人雇佣安定中心致力于帮助老年人提供就业机会。
二是对雇佣老年人的用人单位予以奖励。通过政府向企业提供补助金和奖励金等方式进行政策诱导实施的。
2020 年,日本劳动力人口(15 岁以上人口中就业者和完全失业者的合计人数)总数为6868万人,65岁以上劳动力人口在劳动力人口总数中的占比为13.4%。老年人从事行业主要是批发和零售业,有128万人,其次是农林业,达到106万人,服务业为104万人,制造业为92万人。
反观国内,我国人口老龄化也正在加速到来,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据统计,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18.7%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完善就业、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
推动老年人再就业市场发展,一是有利于从业经验、关键技能、技术要领等“匠人”精神和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对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积极保护作用。二是缓解了老年人退休后的经济压力,缓解老龄化趋势带来的经济和社会负面影响,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进一步提高社会生产力。
为此,建议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在推动老年人再就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一是政府指引,完善老年人再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为老年再就业者提供可靠的劳动保障。
二是完善老年人劳务派遣服务机制,建议政府加大老年人劳务派遣服务的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拨款,提供老年人再就业服务专项资金,提高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用工主体和老年就业人员的积极性,改善老年人就业环境。
三是加大老年人再就业技能培训,拓展老年人就业渠道,建设老年人再就业技能培训基地,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申办老年人再就业技能培训学校开展相关技能培训。
四是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关于老年人再就业服务标准的建设,充分保障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用工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老年人再就业服务发展。
五是建立和完善针对老年人的弹性、灵活的工作制度,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地点和环境,鼓励更多健康而有能力的老年 人参与其中。

关于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人才作为全球化时代知识资本流动的载体,对促进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人才断层、后备梯队建设不足、人才急用现找、人才结构性矛盾、高端人才短缺等问题是制约 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大力吸引高层次人才,是重庆加快“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内陆开放高地的首要任务。
李克强总理在第一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作出重要批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服务水平。”根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到2025年,重庆将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000名、产业急需紧缺高端人才3000名、 优秀青年人才2.5万名,新增高技能人才15万人以上,力争人才资源总量突破 660万人。
为此,建议深入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千亿跃升”行动, 着力营造高端人才落地的软环境:
一是打造良好的人力资源生态营商环境。加大对“千亿跃升”目标的宣导,提升人力资源企业家的信心,营造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建议新增“鸿雁计划”实施过程中“高端人才”引进的相关补贴。现仅对用人单位引进的高端人才享有政府的补贴,建议对引进高端人才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同样享受配套补助政策。
三是进一步完善高端人才薪酬福利政策,加强对高端人才引进的吸引力。既要解决落实其薪酬奖励制度、职业发展空间、科研环境等工作问题,也要配套解决其住房、医疗、养老、配偶工作就业和孩子教育等社会问题。
四是加大人力资源产业园的建设。重庆人力资源产业园近几年发展较快,但和沿海城市在每市、区、县都有园区的情况比较而言,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为鼓励更多人力资源产业园的开发落地,建议设立专项建设运营资金,帮助促进人力资源产业园的开发、运营,形成“产业、人才、社保和税收”四个集聚,促进产业链的形成乃至延伸,培养行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五是完善灵活用工机制。建议政府对灵活用工单位和个人的社保费用进行调整,提高用工主体和就业人员参保的积极性,改善灵活就业环境,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一份可靠的保障。
六是提高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审批效率。建议简化企业开办流程,缩短开办时间,现在企业开办周期3个月,建议缩短至一个月,提高办企效率,催生更多人力资源企业。
七是加大职业技能人才培训。推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输出。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申办技能培训学校开展技能培训。
八是推动混合所有制人力资源公司的改革。鼓励探索政府所属公司与民企强强联合,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打造本土人力资源的“航空母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人力资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九是支持本土人力资源公司上市。现重庆市未有一家上市人力资源的公司,建议出台鼓励企业上市的优惠措施。
十是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海外业务(境外劳务)。和政府相关部门协调(如商务委),出台开展此业务的资质审核,业务指导的优惠政策。
十一是建立跨省或本市的人力资源协作平台。根据总书记对重庆“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 的要求,支持重庆企业走出去,相关处室给予支持协助,建设协同、调配机制,实现业务和资源的共享。
十二是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规范化建设,加强“三无(无场地、无注册资金、无员工参保)”企业的治理整顿,维持行业正常的经营秩序和良性发展。
十三是定期举办省级年度人力资源峰会或展会,或组团到欧美、日本、沿海等省市参观交流,促进成果展示和交流合作。同时,积极开展新时代人力资源业务和能力的培训提升,拓宽视野。十四是出台数字经济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新产品开发创新的 优惠政策(如税收、补贴等)。

重庆市工商联青委会以“听党话跟党走——引领新生代,塑造新渝商”为主题,围绕“灯塔引航”“聚力奋斗”“青蓝接力”“强基固本”“诚信友爱”五大工程,持续打造“青年渝商 成长学堂”品牌活动,充分发挥各级青委会、青商会主阵地作用,把握大势牢记使命 ,锤炼作风当好表率。

微信公众号
qwh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