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5011043254
service@qushanghui.com.cn
商会动态

海信实现电视超高清画质芯片国产化突破,行业竞争由屏转芯

四川省超高清视频产业
新闻来源: 四川省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
查看次数:1239
发布日期:2022-01-12

1月11日,南都记者获悉海信发布了全自研的8K AI画质芯片,该芯片为海信第五代画质芯片。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徐文立在发布会上表示,海信是国内外为数不多的体系化研究画质芯片迭代的彩电企业,此次成功研发8K AI画质芯片并实现自主研发、自主可控,消除了画质处理细分领域的技术壁垒,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优秀案例。

海信芯片显示负责人余横介绍,该芯片通过8K AI感知处理,它可以根据用户视觉重心进行深度学习和画质处理,并在人眼感知最敏感的清晰度、对比度、色彩、运动流畅方面都已达到行业高端水平。

超高清电视画质芯片国产化

南都记者获悉,该芯片诞生于“海信-西电”智能影像处理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是2020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海信共同成立的,其使命就是超越长期由日韩品牌引领的画质性能,实现国产化超高清电视画质芯片的自主研发。

重庆邮电大学校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海信-西电”智能影像处理联合实验室负责人高新波表示:经过一年多的技术攻关,AI画质处理IP成为这款超高清画质芯片最大的亮点,可使各种低分辨率视频在超高清显示设备上都能高质量呈现。

据悉,针对色彩提升,这款芯片增加了2个颜色管理模块,并利用AI技术来实时检测画面(比如实时检测人脸,以及检测场景等)。而针对不同的画面,采用最适合的色彩提升策略。比如会针对人脸场景来提升肤色,使人脸更红润;针对夕阳等自然场景,来提升色彩饱和度等。

海信方面介绍,消费者在视频观看中,经常会遇见网络视频清晰度不够、噪点多的问题。海信8K AI画质芯片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对低分辨影像进行超分辨增强,可以对低帧率视频实现智能插帧提升,对差画质图像实施高保真复原,对色彩影像进行智能调色,对多失真影像进行质量评估反馈。通过一系列智能处理大大提升视频源的感知质量,实现了对超高清显示设备的适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局数据应用部主任、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梅剑平表示,“总台、海信都参加了国家‘科技冬奥’研发计划,届时将为北京冬奥会献出中国技术。”今年总台还将联合海信共同开发我国的8K广播级专业监视器,为8K超高清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显示产业竞争由屏转芯

“没有自己的芯片就没有定义产品的资格,整个显示产业的竞争正在从‘屏’转移到‘芯’”。海信集团副总裁、海信视像总裁于芝涛在发布会上表示, “屏幕越大,画质就越重要。2022年将是全球电视竞争的拐点之年,由此前的性价比之争进入画质之争”。于芝涛表示,过去一年,75英寸电视成为整个行业增幅最大的尺寸段。全球电视市场即将迎来新一轮“内卷”,画质是唯一的出路,以8K画质芯片为代表的画质核心技术,将成为新一轮内卷时代的“制胜武器”。

此前海信集团总裁贾少谦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透露,海信自主研发并批量生产的TV TCON芯片已被国内外的面板厂、整机厂、板卡厂使用,年销量3800多万颗。芯片客户包括华为、中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阿里、腾讯等巨头。

采写:南都记者 孔学劭